[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多载荷疲劳寿命试验的恒力驱动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906906.9 | 申请日: | 2017-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4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尹存宏;安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 |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0 | 代理人: | 谷庆红 |
| 地址: | 550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载荷 疲劳 寿命 试验 恒力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多载荷疲劳寿命试验的恒力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多载荷疲劳寿命的研究是材料疲劳与断裂领域的热点,而在轴向疲劳实验极上加装装置以实现不同载荷的加载和控制又是多载荷疲劳寿命研究的关键技术,因此,国内外研究学者都展开了对上述装置的研发和控制方法的研究,但是,目前的装置在动力调节和施加载荷精度以及控制方法上均不能满足实验要求,因此,在多载荷疲劳寿命试验的研究中一般使用辅助恒力输出机构,以便于在试验过程中均匀地向试件施加均匀地载荷,现有技术中,这种辅助的恒力输出机构一般由调速电机、涡轮蜗杆传动机构以及控制装置组成,通过调节调速电机的转速使涡轮蜗杆传动机构均匀地输出恒力,另一方面,涡轮蜗杆传动机构使调速电机的转速降低,防止在夹持试件的过程中损坏试件,使用这种辅助机构时,由于涡轮蜗杆传动效率很低,承载能力弱,啮合面磨损严重,涡轮蜗杆制造成本高昂,辅助装置结构复杂,且当需要停止输力时,在停止调速电机时,由于电机内转子的惯性,电机不能在瞬间立即停止,而使辅助装置仍然延时输力,影响了对载荷输出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多载荷疲劳寿命试验的恒力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多载荷疲劳寿命试验的恒力驱动机构,包括底座、匀速进给装置、储能元件以及施力块,所述底座上设有轨道,所述施力块与所述轨道滑动配合,所述匀速进给装置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施力块的一端设有工作槽,施力块的另一端与所述储能元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储能元件的另一端与匀速进给装置连接。
所述匀速进给装置包括档块和螺栓,档块安装于所述底座上,螺栓与档块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螺栓的螺纹螺距小于或等于1毫米。
所述轨道是燕尾槽。
所述施力块上相对于所述工作槽的一端设有导向孔,导向孔的轴向与所述轨道平行。
所述导向孔是盲孔。
所述储能元件是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多载荷疲劳寿命试验的恒力驱动机构,使用时,用户首先将试验样件放置于工作槽内,然后再向螺栓头部施加旋转力矩,使用螺栓匀速转动,螺栓的转动过程在档块的作用下转变为沿着底座径向相向运动,使试验样件夹紧,当试验样件夹紧后,继续向螺栓头部施加旋转力矩,则螺栓不再沿底座径向运动,而向螺栓头部施加的旋转力矩转变为储能元件中的势能,当储能元件中的势能释放时,储能元件是按照线性逐渐释放的,因此,使作用于试验样件上的力保持均匀地施加,此外,储能元件中的势能并没有完全释放,其中一部分通过施力块与轨道之间的摩擦散发至空气中,因此,作用在试验样件上的作用力具有最大上限值,避免了试验样件受到损坏,使多载荷寿命试验过程中的测量数据更加可靠,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施力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进给装置,3-储能元件,4-施力块,5-档块,6-螺栓,11-轨道,41-工作槽,42-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69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洗澡刷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机线圈骨架与端子铆装的新型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