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机的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5388.9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8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市钜晟重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6 | 分类号: | F04B39/06;F04B39/00;F04B3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压机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压机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压机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是将原动(通常是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空气压缩机与水泵构造类似,大多数空气压缩机是往复活塞式,离心式压缩机是非常大的应用程序。
现有技术的空压机一般通过在电机的后端输出轴处设置有散热风扇,通过电机的旋转带动散热风扇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电机及相关发热组件的散热,然而空压机在工作过程中,对于一些核心元件,其热量比较集中,且散热慢,普通的散热风扇,远远达不到散热充分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压机的散热装置,解决了现有空压机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压机的散热装置,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远离滑轨的一侧连接有机盒,所述机盒内开设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内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机盒远离滑套的一侧开设有吸风口,且吸风口与散热腔相互贯通,所述机盒靠近滑套一侧的内腔填充有消音棉,所述机盒靠近吸风口的一侧连接有下夹板,所述机盒的顶部安装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右侧套接有压柄,且压柄的一侧贯穿位于罩体外壁上的滑槽并延伸至罩体外,所述活动轴上还套接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的底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连接在机盒的顶部,所述滑套的顶部通过螺套螺纹连接有螺杆,且螺杆的顶部延伸至罩体的顶部外,所述散热腔的右侧套接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远离散热腔的一侧与罩体的外壁相贯通,所述罩体的顶部插接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流槽,所述通风管的内腔安装有卡夹,所述卡夹上活动安装有排气扇。
优选的,所述滑轨的底部安装有限位块,所述罩体的底部安装有插销。
优选的,所述散热管的内腔安装有带滤孔的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下夹板的顶部安装有防滑棱条。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压机的散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散热腔、散热风扇、吸风口、下夹板、活动轴、压柄、滑槽、弹簧、上夹板、螺杆、散热管、通风管、导流槽和排气扇,通过将罩体罩在空压机的顶部,然后转动螺杆,使滑套在滑轨上上下滑动,直至机盒与空压机的核心部件相平齐,此时按压压柄,使活动轴转动,从而带动上夹板张开,此时通过上夹板与下夹板的相互配合,将核心部件夹紧,防止机盒脱落,夹紧后,开启散热风扇,使其转动,并通过吸风口将核心部件散发的热量吸走,热量继而进入散热腔内,并最终通过散热风扇的循环扇动后使热量通过散热管排出至罩体外,从而完成了将热量直接转移至罩体外的目的,避免了传统扇叶散热时,热量散发慢的缺陷,同时通过导流槽,可以使外界的冷风进入罩体内,并形成对流,冷风对流促使排气扇开始转动,从而起到了辅助散热的目的,从而解决了现有空压机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盒结构俯视图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罩体结构侧视图的剖视图。
图中:1罩体、2滑轨、3滑套、4机盒、5散热腔、6散热风扇、7吸风口、8消音棉、9下夹板、10活动轴、11压柄、12滑槽、13弹簧、14上夹板、15螺杆、16散热管、17通风管、18导流槽、19卡夹、20排气扇、21限位块、22过滤网、23防滑棱条、24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市钜晟重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黄石市钜晟重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53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