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相试样夹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4869.8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5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杰;徐弘毅;徐申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胡锋锋 |
地址: | 243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相 试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金相试样夹。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冶金、材料等领域的热模拟金相实验中,实验前经常需要制备圆柱面光滑的圆柱体试样,但由于圆柱体试样直径和长度较小,从而使得研究人员不易夹持着试样在砂纸上磨削,时间长了以后,手容易疲劳,产生疼痛感,导致效率降低,而在自动磨样机上磨削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容易使圆柱试样损毁。因此,金相试样夹具的研制对于冶金和材料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检索,关于金相试样夹具的专利报道已有相关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365991.4,申请日:2013年06月25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用于研磨金相试样的夹具,该申请案公开的用于研磨金相试样的夹具,其外型尺寸为φ40-60mm*15-25mm,在上平面距圆周边4-8mm处,即在直径为φ32-44mm的圆周上均分钻10-16个直径为φ3-5mm的贯通圆孔;在每个圆孔深5.5mm处,各钻1个与圆壁相垂直且贯通的M4*4-8mm的螺孔,然后各配一个与所述螺孔配套的用M4*10mm的螺栓用于拧紧并固定试样。该申请案的优点在于效率高,操作方便,耐酸性腐蚀液侵蚀,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每次至少要安装两个试样,试样需对称安装,试样的上平面要尽可能处于一个平面,使用前拧紧螺栓以固定试样,增大了试样安装与固定的复杂度,且圆柱形试样的侧面易受损。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229788.3,申请日:2015年04月16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自动金相磨样机夹具,包括夹具座、绕夹具座的轴线均布在夹具座顶面的三套固定扇形柱状夹块、借助于竖向螺栓安装在相邻固定扇形柱状夹块之间的三套活动扇形柱状夹块,所述固定扇形柱状夹块两侧面均设有固定扇形柱状夹块齿形面,所述活动扇形柱状夹块内侧面和两侧面均设有活动扇形柱状夹块齿形面。该申请案的结构简单、操作容易,适用于多种尺寸的金相试样夹持,节省因镶嵌所耗费的财力物力和时间,而且可以同时装夹多个试样,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圆柱试样侧面易受损,增加了后续磨削圆柱试样侧面的时间,不利于圆柱试样整体磨削时间的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金相试样磨制存在的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金相试样夹。本实用新型的金相试样夹通过对试样安装和固定方式进行改进,不仅便于研究人员手持夹具,而且能在不使圆柱试样侧面受损的前提下有效减少圆柱试样从安装到在砂纸上磨削完毕的时间。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金相试样夹,包括试样夹外套和组合块,所述的试样夹外套上沿其周向加工有均匀分布的至少三个通孔,所述的组合块包括大挡板、连接轴和夹块,其中连接轴穿过通孔,且其两端分别与大挡板及夹块固定相连,所述连接轴上位于夹块与试样夹外套之间的部分套装有弹簧,且各夹块围绕形成金相试样的夹持空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夹块的内侧固定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形状及尺寸与夹块内侧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
更进一步的,所述夹块上设有倒勾,橡胶垫上加工有与倒勾形状及尺寸相匹配的卡槽,夹块与橡胶垫卡合相连。
更进一步的,所述倒勾的头部截面为等腰梯形。
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与大挡板及夹块之间均为螺纹连接,且连接轴上位于试样夹外套外侧的一端设有小挡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为圆形通孔,小挡板的形状为圆盘状,且小挡板的直径大于通孔直径。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试样夹外套为圆筒状,试样夹中所有夹块的内侧面共同围绕形成圆柱体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试样夹外套上通孔的个数为3个或4个。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大挡板及夹块均为扇形柱状,且其表面均为圆弧面。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金相试样夹,其组合块的连接轴穿过试样夹外套上的通孔,且两端分别与大挡板及夹块固定相连,所述连接轴上位于夹块与试样夹外套之间的部分套装有弹簧,且各夹块围绕形成金相试样的夹持空间,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试样夹,借助弹簧的弹力,可以将试样自动夹紧固定在夹块之间,从而能够实现金相试样的自动磨样,防止人工磨样对人手的伤害及试样的损毁,且能够有效提高试样的磨制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48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