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VOC气体零排放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904488.X | 申请日: | 2017-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6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G5/06 | 分类号: | C10G5/06;C10G5/00;B65D90/30;B01D53/00;B01D53/02;B01D53/22;B01D53/26;B01D46/00;B01D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收集单元 压缩单元 本实用新型 零排放装置 压缩 经济损失 气体输送 油气储存 零排放 罐区 连通 装车 油气 呼吸 排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VOC气体零排放装置,包括:压缩单元和收集单元,所述压缩单元和所述收集单元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压缩单元用于压缩来自于N个油气储存单元排放的所述VOC气体,并将压缩后的气体输送至所述收集单元,其中,N≥1,且N为整数。本实用新型针对油气装车时产生的VOC气体以及罐区大小呼吸产生的VOC气体进行处理,实现VOC气体的零排放,抑制了资源浪费以及经济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VOC气体零排放装置,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成品油的蒸发损耗遍布原油开采到石油产品使用的各个环节中,油品的蒸发不仅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油品蒸发出的高浓度的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的气体会大量排入空气中,严重污染环境并带来安全隐患。现采用的VOC气体的治理技术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抑制油品蒸发排放;第二种,焚烧油品蒸发排放气;第3种,油气回收。显然第一种方法对车船的装卸作业及固定顶罐的呼吸作用就很难有所作为;第二种方法虽然可以降低油气污染大气环境,但是能源大量浪费,是不经济的方法;而第三种方法则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在能源日益紧张、油品收发日益频繁的情况下,大力开发应用油气回收新技术,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油气回收是节能环保的高新技术,利用油气回收技术回收油品在储运、装卸过程中排放的油气,防止油气挥发造成的大气污染,消除安全隐患,通过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减小经济损失,从而得到可观的效益回报。目前常见的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等。吸附法可以达到较高的处理效率,排放浓度低,可以达到很低的值,但是三苯易使活性炭失去活性,活性炭失去活性后存然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并且国产的活性炭吸附力一般只有7%左右,而且寿命较短,需要经常更换,运行成本高。
因此,一般油气排放装置都采用“冷凝+吸附”的方法。先将油气冷凝,使大部分油气液化,剩余油气经过吸附罐进行吸附后达到排放标准后排空,但是仍存在气体排放损耗及空气污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VOC气体零排放装置,能够实现油品在罐区储存大小呼吸时或者装卸时产生的VOC气体零排放,避免VOC气体排放引起的气体损耗或空气污染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VOC气体零排放装置,包括:压缩单元和收集单元,所述压缩单元和所述收集单元的内部相互连通;
所述压缩单元用于压缩来自于N个油气储存单元排放的所述VOC气体,并将压缩后的气体输送至所述收集单元,其中,N≥1,且N为整数。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单元的工作压力为P,0<P≤4MPa。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收集单元还用于与N个所述油气储存单元连通,以使所述收集单元中的气体输送至N个所述油气储存单元中。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收集单元为加压储罐。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除氧单元,所述除氧单元设置在所述压缩单元与所述收集单元之间,所述压缩单元中的气体通过所述除氧单元除氧后被输送至所述收集单元。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除油单元,所述除油单元设置在所述压缩单元与所述收集单元之间,所述压缩单元中的气体通过所述除油单元除油后被输送至所述收集单元。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除油单元,所述除油单元设置在所述压缩单元与所述除氧单元之间,所述压缩单元中的气体通过所述除油单元、除氧单元后被输送至所述收集单元。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除油单元包括冷凝器。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除油单元还包括冷冻干燥器和过滤器;
所述冷凝器、冷冻干燥器和过滤器依序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入口与所述压缩单元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44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