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扶式板栗捡拾收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4010.7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5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徐丽明;曾梦梦;张希;卓淑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51/00 | 分类号: | A01D51/00;A01D6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2 | 代理人: | 董琪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扶 板栗 捡拾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手扶式板栗捡拾收集机。
背景技术
中国是板栗的第一生产大国,是世界各国进行板栗品种改良的重要来源。据调查,中国板栗的最佳产区是燕山山脉,燕山浅山丘陵地段沟谷纵横交错,形成了特殊山地小气候,为燕山板栗独特品质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燕山板栗品种优势明显,深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占我国出口板栗的比重高达70%,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产品畅销日本和东南亚等地区。
板栗的采收严重限制了板栗产业的发展,目前的采收方式主要是人工,劳动成本较高,采收环境差,工作效率低。并且人工收集的工作方式只适合小规模生产,在大规模种植板栗的地区,当板栗大丰收到来之时,人工收集的方法因效率过低,对板栗损害大,不利于板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提高采收效率,应尽可能地实现捡拾机器化。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个操作灵活简便、工作效率较高、适应环境能力较强的手扶式板栗捡拾收集机。
本实用新型依据板栗捡拾收集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机器,采用拖拉机提供动力,工作者控制前进方向,实现板栗捡拾收集的半机械化,大大降低工作者的劳动强度;为避免行走过程压碎板栗,在机器的最前方设计聚集板;采用两级捡拾机构,确保机器捡拾板栗的工作质量;采用仿形机构的原理,使得机器能适应地形的变化,平稳前进;捡拾与收集一体化,提高了板栗收获效率,有利于降低板栗产业的生产成本。
通过对国内外专利文献、期刊杂志及其他公开发表的文献(如互联网)进行检索,本实用新型在国内外未见报道,我们也未公开发表涉及本实用新型内容的文章,本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公众未知。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人工捡拾收集效率低且成本高;人工捡拾收集工作强度大;板栗从地表输送到高处的收集箱,需确保板栗能顺利运到输送链板,且运送过程不会掉落;板栗生长区多丘陵沟壑纵横,设计的捡拾收集机的支撑行走机构必须很好适应地形;避免机器在工作时损坏地面上未捡拾的板栗;要实现板栗捡拾收集一体化,传动机构较复杂,需合理分配每一机构的动力来源;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手扶式板栗捡拾收集机,包括:捡拾单元、收集单元、传动单元、支撑行走单元、集聚单元;
所述的捡拾单元包括:拨轮1、铲板2和拨轮轴23;拨轮1采用平键固连在拨轮轴23上,拨轮轴23通过轴承连接在车架板7的前端;铲板2底部呈弧形,所述铲板2通过螺栓、螺母和弹簧垫圈固定在车架板7上;拨轮1与铲板2靠近地面,且拨轮1位于铲板2的正前方。
所述的收集单元包括:保护盖16、输送链板4和收集箱5;捡拾单元和收集单元的左右两侧设有车架板7,捡拾单元连接在车架板7 的前端,收集单元连接在车架板7的中后端;输送链板4上设有若干拨齿3,输送链板4的左右两侧与车架板7分别通过轴Ⅰ21和轴Ⅱ26 及轴承连接,输送链板4的上方设有保护盖16,保护盖16通过螺栓、螺母和弹性垫圈固定在车架板7上,所述保护盖16一是用于保护输送链板4不被损坏,二是为了确保输送链板4上的板栗不会跳出车架板7;输送链板4的前端与铲板2的后端尽可能保持较小间隙,避免板栗掉落,收集箱5位于输送链板4输送尽头的后方,并固定于车架板7的末端下方,且其底部设计成可开式的对称板,对称板通过固定销6连接。
所述的支撑行走单元连接在收集箱5的后端下方,所述支撑行走单元包括支撑板10和两组支撑行走组件,每组支撑行走组件包括:两个仿形轮8和两个支撑架9;仿形轮8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在对应的支撑架9的一端;支撑架9的另一端与支撑板10的底部采用松连接,确保支撑架9的摆动能实现仿形轮8前进方向的微调;支撑板 10的顶部与收集箱5通过销轴25连接,弹簧11套接在销轴25上,弹簧11的顶端设有销12,销轴25上设有三个销孔,方便人为调节弹簧11活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40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度可调的果树采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甘蔗收割机的归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