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纺织的快捷离心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3524.0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9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罗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宇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08 | 分类号: | F26B11/08;F26B25/16;F26B2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纺织 快捷 离心 脱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脱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纺织的快捷离心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将纺织品脱水,目前所采用的脱水装置一般是离心式脱水技术,即与洗衣机的脱水缸类似,主要采用滚筒的高速转动,利用离心力挤压纺织物,进而实现纺织物中的水分脱离;为了提高脱水率即脱水完成后纺织物的含水量最小,一般是通过提高转速实现的,进而提高了离心力。但传统的离心式脱水装置一般存在结构复杂、故障率高、成本高等问题,且脱水时高速旋转的脱水桶内的纺织物会发生相互缠绕,脱水完成后需要耗费较多时间来整理彼此缠绕的纺织物,即会浪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且高速旋转的脱水桶意味着纺织物承受极大的离心力,会导致纺织物处于高压变形状态,时间过长会导致纺织物无法恢复正常的形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离心脱水装置也越来越多,而且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其中用于纺织的快捷离心脱水装置也较多。
但现有的大部分离心脱水装置产生较大的噪音污染和震动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降低,同时离心脱水过程后残存的水分没有加热烘干,并且离心脱水速度较慢,不能达到纺织工厂的生产标准。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用于纺织的快捷离心脱水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纺织的快捷离心脱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纺织的快捷离心脱水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由设置在该装置本体中间位置的筒体、设置在筒体侧面的Y2-90L-4电动机和若干个均匀设置在筒体侧面的避震器构成,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固定台,且所述固定台与Y2-90L-4电动机呈垂直设置,并与筒体焊接,所述筒体的侧面设有支架,且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嵌入设置在筒体和避震器中,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筒盖,且所述筒盖的底部对筒体施加压力,所述筒体的底壁设有消音器,且所述消音器与筒体连通,所述筒体的内部设有衬网,且所述衬网的底部嵌入设置在筒体中,所述筒体的内部设有微波加热器,且所述微波加热器嵌入设置在筒体中,并与筒体内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侧面设有控制手柄,且所述控制手柄与筒体通过设置在筒体底壁的底架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筒盖的顶部设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与筒盖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垂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衬网由设置在衬网侧面的圆环和多个均匀设置在圆环侧面的连接杆构成,且所述圆环贯穿设置在连接杆中。
进一步的,所述微波加热器由设置在微波加热器底部的外壳和多个均匀设置在外壳顶部的加热盘构成,且所述加热盘嵌入设置在外壳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用于纺织的快捷离心脱水装置,设有消音器和避震器,可以有效阻止声音传播,消除噪音污染,还可以减轻筒体旋转产生的震动,同时设有微波加热器,可以将离心脱水后纺织物料残存的水分加热烘干,进一步提高除水效率,并且设有衬网,使滤袋与离心机筒体之间保留微小的空隙,提高透水率,从而加快离心脱水的速度,达到了防噪、高效、快捷的效果,在未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衬网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微波加热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筒体;3-Y2-90L-4电动机;4-固定台;5-底架;6-控制手柄;7-支架;8-避震器;9-筒盖;10-把手;11-消音器;12-基座;13-衬网;14-连接杆;15-圆环;16-微波加热器;17-加热盘;18-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宇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宇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35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扣板(三)
- 下一篇:30米双层双塔立体补胶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