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位觉感受器结构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2601.0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3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许雅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 本实用新型 感受器结构 体内 三维立体模型 生动形象 弧形部 教具 球体 紧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位觉感受器结构模型,包括长方形的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顶面的两个长方体的本体,嵌设在所述本体内的第一神经体、第二神经体,所述第一神经体内嵌设有第一毛细胞体,所述第二神经体内嵌设有第二毛细胞体,所述第一毛细胞体为长方体,所述第二毛细胞体为顶端具有弧形部的球体,所述第一毛细胞体、第二毛细胞体顶部均设置有多根插杆。本实用新型为三维立体模型教具、结构简单紧凑、生动形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位觉感受器结构模型。
背景技术
感受器是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的总称,是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装置,广泛分布于体表、各器官和组织内。感受器能接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并将其转变为神经冲动,传达到中枢神经。感受器通常根据所在部位和所接受刺激的来源,分为外感受器、内感受器和本体感受器3大类。(1)外感受器分布在皮肤、黏膜、视器和听器等处,感受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如触、压、切割、温度、光和声等物理刺激和化学刺激;(2)内感受器分布于内脏和心血管等处,感受肌体内在的物理和化学刺激,如渗透压、压力、温度、离子和化合物浓度等;(3)本体感受器分布在肌、肌腱、关节和内耳的位觉器等处,感受肌体运动和平衡变化时所产生的刺激。位觉感受器属本体感受器,感受头部位置变动、重力变化和速度刺激。
球囊斑、椭圆囊以及壶腹嵴便是位觉感受器。其中,球囊斑与椭圆囊位于内耳前庭内的球囊和椭圆囊壁上,不仅能感受静止时位置变化,还能感受直线变速运动时位置变化。耳壶腹嵴位于内耳的膜半规管相应膨大部分的壁上,能感受旋转变速运动时位置变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便于拆装的位觉感受器结构模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位觉感受器结构模型,包括长方形的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顶面的两个长方体的本体,嵌设在所述本体内的第一神经体、第二神经体,所述第一神经体内嵌设有第一毛细胞体,所述第二神经体内嵌设有第二毛细胞体,所述第一毛细胞体为长方体,所述第二毛细胞体为顶端具有弧形部的球体,所述第一毛细胞体、第二毛细胞体顶部均设置有多根插杆。
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神经体、第二神经体的相匹配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毛细胞体、第二毛细胞体的相匹配的第三凹槽、第四凹槽。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本体上还嵌设有多个椭圆形第一嵌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嵌体相匹配的第五凹槽。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神经体、第二神经体内嵌设有椭圆形的第二嵌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神经体、第二神经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嵌体相匹配的第六凹槽。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毛细胞体、第二毛细胞体内嵌设有椭圆形的第三嵌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毛细胞体、第二毛细胞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嵌体相配合的第七凹槽。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本体上部嵌设有多个球形第四嵌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嵌体相配合的第八凹槽。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杆包括一根三棱柱形的第一插杆、多根圆柱形的第二插杆。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毛细胞体、第二毛细胞体顶端设置有与所述插杆相配合的插孔。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神经体及第二神经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索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26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医学教学的仿真胎儿
- 下一篇:一种曲子宫绦虫寄生虫超轻黏土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