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漆膜去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1599.5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7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利;段升阳;谢占坤;杨鹤;杨家伟;盖立虎;杨丽霞;王健;朱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宏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10 | 分类号: | F25D3/10;F25D2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秦雯 |
地址: | 250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物 低温容器 冷媒介质 喷淋部件 密闭空间 漆膜去除 冷媒 冷缩 漆膜 吸热 低温处理 惰性介质 外部能量 处理间 热气化 密闭 气化 深冷 去除 喷射 能耗 噪音 储存 | ||
一种漆膜去除装置,装置包括:用于储存冷媒介质的低温容器;用于放置处理物的相对密闭空间;设置在密闭空间中的喷淋部件;连接低温容器和喷淋部件的管路。本装置利用低温容器的压力将液态的冷媒介质通过喷淋部件喷射到低温处理间内,液态的冷媒介质在密闭的处理间内一方面与空气换热气化降低环境温度,另一方面与处理物接触气化吸热降低处理物温度,急剧降低的温度使处理物发生冷缩效应,由于处理物与漆膜冷缩量不同,导致漆膜与处理物分离去除,此过程不需外部能量的输入,只需定期加入冷媒,故能耗低,同时利用深冷惰性介质作为冷媒,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具有安全可靠、噪音低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层去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漆膜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漆膜脱除一般采用机械脱漆、高温分解脱漆和脱漆剂脱漆等方法。其中机械脱漆是用机械摩擦漆膜的办法达到清除漆膜的目的,该方法劳动强度大,操作环境恶劣,漆膜去除效率低。高温分解脱漆方法是将漆膜置于高温下保持一定时间,从而促使漆膜发生降解或者燃烧气化,此方法会对处理物表面造成高温损害,同时燃烧物中的有毒有害性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脱漆剂脱漆的原理是借助有机溶剂的溶解溶胀作用,以达到清除底材表面漆膜的目的,脱漆剂一般有一定毒性,且易挥发、易燃、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冷媒快速降温处理物、以使漆膜从处理物上剥离的漆膜去除装置,该装置可安全、快速且环保性好的将漆膜去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漆膜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储存冷媒介质的低温容器;用于放置处理物的相对密闭空间;设置在密闭空间中的喷淋部件;连接所述低温容器和喷淋部件的管路;所述相对密闭空间为低温处理间,所述低温处理间内设置低温喷淋管,还设置用于放置处理物的移动置物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移动置物架的下部设收集漆膜的收集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管路上设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低温容器设有安全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利用低温容器的压力将液态的冷媒介质通过喷淋部件喷射到低温处理间内,液态的冷媒介质在密闭的处理间内一方面与空气换热气化降低环境温度,另一方面与处理物接触气化吸热降低处理物温度,急剧降低的温度使处理物发生冷缩效应,由于处理物与漆膜冷缩量不同,导致漆膜与处理物分离去除,此过程不需外部能量的输入,只需定期加入冷媒,故能耗低,同时利用深冷惰性介质作为冷媒,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具有安全可靠、噪音低的优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低温容器,2是安全阀,3是低温电磁阀,4是通风口,5是低温处理间,6是低温喷淋管,7是移动置物架,8是收集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媒去除油漆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储存冷媒介质的低温容器1,还包括用于放置处理物的密闭空间,即低温处理间5,低温容器1中的深冷介质通过保温管道进入低温处理间5,低温处理间5中温度瞬间降低,在热胀冷缩作用下,处理物快速收缩,且收缩程度大于漆膜,进而处理物上漆膜发生去除。
本实施例中,低温处理间5内设置低温喷淋管6及移动置物架7,处理物置于移动置物架7上,喷淋部件(低温喷淋管6,当然在低温喷淋管6上安装喷淋头效果更好)使冷媒介质均匀喷射到各个处理物上,移动置物架底部设置收集池8收集去除的漆膜。
将处理物放置于移动置物架7上,将其移入低温处理间5,控制低温电磁阀3打开,此时深冷惰性冷媒通过低温喷淋管喷射到低温处理间5中及处理物表面上,由于冷缩量的不同可使油漆层与处理物脱离,脱离的漆膜掉落到收集池8中,关闭低温电磁阀3,待低温处理间5温度接近常温后将移动置物架7移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宏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宏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15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振器高速试验冷却水套
- 下一篇:一种速解冻冰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