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材料灌浆料加固钢套管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1500.1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9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曹盼盼;孙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9/153 | 分类号: | F16L9/153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李宏德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灌浆 加固 钢套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施技术领域,涉及复合材料构件连接结构,具体为复合材料灌浆料加固钢套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大、疲劳性能好、绝缘性好、可设计性好等特点,在输电线路中逐渐推广应用。在输电线路中,采用复合材料替代钢材,不仅能满足构件的受力需要,减少材料消耗,减少维护和防止偷盗破坏,还可大幅度降低运输、施工安装和维护养护成本,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节能降耗效应。
复合材料管需要与塔架结构进行连接,常采用钢套管法兰盘的方式。复合材料管插入钢套管内,两者通过粘结剂粘结,再由法兰盘通过螺栓与主体结构进行固定。
通过对复合材料构件的轴心受拉试验研究发现,复合材料构件受拉破坏形式为连接部位的破坏,构件的受拉强度主要取决于连接部位的强度,复合材料本身的强度得不到有效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灌浆料加固钢套管连接结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充分利用复合材料本身强度,节点强度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复合材料灌浆料加固钢套管连接结构,包括钢套管和插接在钢套管中的空心的复合材料管;
钢套管的内侧和复合材料管的外侧连接面上均设置有若干凹槽,钢套管的内侧和复合材料管外侧由连接面之间以及凹槽内填充的粘接剂粘结固定;复合材料管对应钢套管的管段内灌注填充有水泥基灌浆料。
优选的,钢套管内侧或复合材料管外侧上若干呈环状的凹槽均间隔设置。
优选的,钢套管的内侧和复合材料管的外侧连接面上的凹槽呈对称布置,成对的凹槽形成环形的粘接剂填充腔。
优选的,所述的钢套管套设在复合材料管的一端,钢套管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端板,另一端与复合材料管套接。
优选的,所述的钢套管包括分别套设在复合材料管的两端的上端钢套管和下端钢套管;上端钢套管的顶端设置有中心开孔的端板,底端与复合材料管上端套接;下端钢套管的底端设置有密封端板,顶端与复合材料管下端套接。
进一步的,中心开孔的端板的开孔直径与复合材料管的管径相等。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板和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一端与复合材料管内设置的连接底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复合材料管上端固定在复合材料管外部;底板与其上部的复合材料管管段形成上端的水泥基灌浆料的灌注填充腔。
进一步的,底板与上端钢套管的底端面平齐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复合材料管与钢套管两者刻有的凹槽,增大了粘结剂的粘结面积,使粘结剂与两者出现机械咬合,并通过在复合材料管内灌注水泥基灌浆料,从内部施加应力,从而增强粘结力和机械咬合力,提高复合材料钢套管连接节点的强度。
进一步的,通过凹槽的间隔和对称设置,使得粘接剂的作用面积增大,提高节点处粘接剂的容置量,更好的增加节点强度和粘接效果。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能够适用于一端连接或两端连接的情况,适用范围广;并且利用钢套管的端板设置或复合材料管内的底板设置对灌注填充的水泥基灌浆料进行位置约束,能够配合外部的钢套管实现连接节点的强度,并且降低结构自重,节省水泥基灌浆料的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材料灌浆料加固钢套管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端灌注时的方法示意。
图中,1.上端钢套管,2.粘结剂,3.复合材料管,4.水泥基灌浆料,5.复合材料凹槽,6.钢套管凹槽,7.下端钢套管,8.钢丝,9.铁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构件的连接方式,复合材料构件采用复合材料管3通过钢套管进行连接,钢套管和复合材料管3上均刻有凹槽,钢套管和复合材料管3之间通过粘结剂2粘结固定,钢套管与复合材料管3重叠套设部位灌注水泥基灌浆料4,加强粘结剂2与两者的机械咬合力。本连接结构通过灌注水泥基灌浆料4使复合材料管3和钢套管之间连接性能得到了提高,大大增强了构件之间的连接。
其中,钢套管与复合材料上的凹槽相对布置。复合材料是空心的,钢套管与复合材料交界部位复合材料管内灌注水泥基灌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15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RSG埋地用高强度复合塑料排水管
- 下一篇:一种石油化工用输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