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安装的高效地埋管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1368.4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4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晏平;罗曼;汪淑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安装 高效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埋管设备,具体是一种便于安装的高效地埋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地埋管换热器是利用土壤具有温度较为稳定的特性,通过深埋入建筑物周围地下的管道然后通过循环流体进行建筑和土壤的热交换,冬天土壤作为热源,循环流体吸收土壤温度,运行至土表上层建筑物时进行放热,温暖建筑物内的人员,夏天时土壤作为冷源,循环流体经过建筑物时吸收建筑物内部热能,运输至土壤时放热,热能被土壤吸收,从而降低建筑物内部温度,现在所用管道多为聚乙烯管道,抗压性一般,深埋时需要增厚,增厚又会降低管道的热交换性能,而且现有的管道在安装时比较麻烦,特别耗费时间;所以急需要一种装置能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埋管设备的便于安装的高效地埋管换热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安装的高效地埋管换热器,包括竖直管和横向管;所述竖直管内层设置有聚乙烯管道;所述竖直管外侧设置有金属管;所述左侧竖直管正上方设置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部下方中心位置设置有水泵;所述竖直管正下方固接有上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两侧对称设置有延伸块;所述上固定块正下方,横向管上端固接有下固定块;所述下固定块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延伸块;所述上下两个相邻延伸块中心位置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正下方设置有螺母;所述左侧横向管右侧和右侧横向管左侧设置有加宽管道;所述两个加宽管道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细管;所述细管上下两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加宽管道和细管之间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下方设置有活动块;所述连接块上端,加宽管道上设置有卡块,卡块和活动块通过螺纹铰接;所述竖直管上端之间设置有建筑底板;所述建筑底板内部设置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左侧向上固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上端固接在储液箱右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上固定块下方中心位置设置有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下固定块上端中心位置设置有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限位块下方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管有效降低内部聚乙烯管道厚度的同时保证聚乙烯管道的热能传递效率;储液箱内部储存有循环液体;水泵将储液箱内部循环液体送入左侧竖直管中;第一密封圈防止循环液体外漏;安装时,使竖直管下方上固定块下方凸起处卡接在横向管上方下固定块中心凹槽内,同时使下固定块左右两侧延伸块和上固定块两侧延伸块上下对齐,之后使用螺杆穿过相邻的上下两个延伸块,最后使用螺母进行固定,稳定整个装置;细管用来分散循环液体,从而增大循环液体和土壤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循环液体的热传递效率;活动块在细管上活动,限位块防止活动块脱出细管;将细管卡接在两侧加宽管道上的卡块之间对齐后,滑动活动块通过螺纹使活动块和卡块紧密连接,将细管卡接在加宽管道之间;循环管用来循环循环液体;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好,功能多,实用性强,充分展现了现代化工具的特点,发展前景十分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便于安装的高效地埋管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便于安装的高效地埋管换热器中细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便于安装的高效地埋管换热器中上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便于安装的高效地埋管换热器中聚乙烯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5为便于安装的高效地埋管换热器中循环管结构示意图;
图6为便于安装的高效地埋管换热器中连接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液箱、2-水泵、3-建筑底板、4-竖直管、5-连接管、6-循环管、7-活动块、8-横向管、9-细管、10-加宽管道、11-连接块、12-第二密封圈、13-上固定块、14-下固定块、15-延伸块、16-螺杆、17-螺母、18-第一密封圈、19-聚乙烯管道、20-金属管、21-卡块、22-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13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沙发(6)
- 下一篇:一种冷冻水系统与生活热水系统相结合的热泵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