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铁芯夹件接地引出装置的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0948.1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1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五洲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6 | 分类号: | H01F27/26;H01F27/3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铁芯夹件 接地 引出 装置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铁芯夹件接地引出装置的变压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变压器铁芯、夹件接地引出装置均采用在上铁轭及上夹件上设置引出点,通过接地引线引至设置在变压器油箱箱盖上接地套管。而安装现场的接地点一般为大地或临近大地,所以必须再用接地铜排或电缆将接地套管导电端引到变压器底部,除了增加了铜排或电缆的用量外,还需要在箱壁上设置相应的支撑固定点,并用专用绝缘子固定,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工艺性差、材料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铁芯夹件接地引出装置的变压器,解决以往变压器结构复杂、工艺性差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铁芯夹件接地引出装置的变压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下夹件和下铁轭,所述下夹件边侧两端形成第一下夹片和第二下夹片,所述箱体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接地套管和第二接地套管;
所述第一下夹片固定连接有第一接地片,所述第一接地片连接第一接地引线,所述第一接地引线与第一接地套管的导电杆冷压固定连接;
所述下夹件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接地片,所述第二接地片一端插入下铁轭的第三级和第四级之间,所述第二接地片另一端连接第二接地引线,所述第二接地引线与第二接地套管的导电杆冷压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下夹片和第二下夹片之间设置有下侧梁,所述第二接地片经固定板安装在下侧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夹片上开设有接地引出螺纹孔,所述第一接地片一端经螺栓与接地引出螺纹孔配合固定安装在第一下夹片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变压器的接地引出点设置在变压器铁芯的下铁轭、下夹件处,通过接地引线引至设置在变压器下节油箱侧面的接地套管,这样最大限度缩短接地套管与接地点间了的距离。
在器身落箱后,扣上节油箱之前,就可以将接地套管、引线安装好,安装简单方便、快捷。随着法兰式套管技术的成熟,解决了将接地套管设置在下部时的渗油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变压器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变压器俯视图;
其中,1、箱体,21、第一下夹片,22、第二下夹片,3、第一接地片,4、第一接地引线,51、第一接地套管,52、第二接地套管,6、第二接地片,7、第二接地引线,8、下侧梁,9、下铁轭。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带有铁芯夹件接地引出装置的变压器,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置有下夹件和下铁轭9,下夹件边侧两端形成第一下夹片21和第二下夹片22,箱体1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接地套管51和第二接地套管52。接地套管采用法兰式接地套管。
第一下夹片21固定连接有第一接地片3,第一接地片3连接第一接地引线4,第一接地引线4与第一接地套管51的导电杆冷压固定连接。
下夹件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接地片6,第二接地片6一端插入下铁轭9的第三级和第四级之间,第二接地片6另一端连接第二接地引线7,第二接地引线7与第二接地套管52的导电杆冷压固定连接。
第二接地片6与下夹件之间的安装结构为:第一下夹片21和第二下夹片22之间设置有下侧梁8,第二接地片6经固定板安装在下侧梁8上。
第一接地片3与第一下夹片21之间的连接结构为:第一下夹片21上开设有接地引出螺纹孔,第一接地片3一端经螺栓与接地引出螺纹孔配合固定安装在第一下夹片21上。
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将变压器的接地引出点设置在变压器铁芯的下铁轭9、下夹件处,通过接地引线引至设置在变压器下节油箱侧面的接地套管,这样最大限度缩短接地套管与接地点间了的距离。并且相比以往的设计,节省了接地铜排或电缆及专用绝缘子,使得变压器的外观更美观,同时降低了材料成本。
在器身落箱后,扣上节油箱之前,就可以将接地套管、引线安装好,安装简单方便、快捷。随着法兰式套管技术的成熟,解决了将接地套管设置在下部时的渗油问题。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五洲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五洲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09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