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盐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0593.6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9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开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28 | 分类号: | F16K1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31283 | 代理人: | 薛琦,曾莺华 |
地址: | 2012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盐阀。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软化水产品被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因为软水机再生需要耗费大量的水和盐,节盐省水(低能耗)已经成为软水机发展技术的主流方向。而如若真正实现软水机的低能耗,精准控制则是必要条件。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盐阀只具备空气逆止和过水保护两项功能,在补水状态下,是没有流量控制部件的,所以水压越大,补水越多,因而溶解的盐就越多,消耗的盐也就越多,故实现不了精准控制,也无从谈起节盐省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补水状态下存在过多的补水和过多的消耗盐的缺陷,提供一种盐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盐阀,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用于与外界连通,其特点在于,所述盐阀还包括流量控制装置,所述流量控制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部件连接,所述流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由所述第二部件流向所述第一部件的水流的流量。
较佳地,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包括限流片与一空腔,所述限流片位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限流片在所述水流的作用下沿轴向移动,所述限流片用于控制由所述接头流向所述水管的水流的流量。
较佳地,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还包括:
限流器,所述限流器卡设于所述第一部件内,所述限流器设有第一通孔;
保持架,所述保持架卡设于所述第二部件内,所述保持架的一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保持架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空腔,且所述保持架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限流器的顶面,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空腔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均大于所述限流片的内孔的直径。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限流片的内孔的直径,使盐阀在补水状态下,即水流由保持架流向限流器时,即水流对限流片施加向限流器方向的作用力时,水流使限流片紧贴限流器的顶面,从而水流仅能从限流片的内孔通过,从而限制水流的流量,实现流量控制的目的。
较佳地,所述保持架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设有所述第二通孔;
至少两个爪部,至少两个所述爪部间隔设于所述主体的底面,且向所述限流器方向延伸,至少两个所述爪部围绕形成所述空腔,相邻两个所述爪部之间设有旁通流道,所述旁通流道与所述空腔连通。
较佳地,所述爪部包括相连接的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水平部与所述主体的底面连接,所述竖直部连接于所述水平部远离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保持架的具体结构,使盐阀在吸盐水状态下,即水流由限流器流向保持架时,水流对限流片施加向保持架方向的作用力时,通过爪部的水平部阻挡限流片贴合至第二通孔,使水流不仅通过限流片的内孔,并且同时通过爪部的旁通流道,这样组成一个较大通径的过水通道,供盐水通过,从而尽量小的影响吸盐流量。
较佳地,所述爪部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爪部沿所述主体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较佳地,所述空腔的高度大于所述限流片的厚度,且小于所述限流片的直径。
较佳地,所述空腔的高度为所述限流片的厚度的2倍。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空腔的高度,约束限流片在这个空腔内上下移动,但保持限流片不会翻滚或者倾斜。
较佳地,所述限流器的顶面设有弧形沉台,所述弧形沉台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
较佳地,所述限流片的材质为柔性材料或弹性材料。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限流片的材质为柔性材料或弹性材料,使限流片在水流冲力下可以变形,变形后的限流片内孔减小,阻挡更多的水流通过。
较佳地,所述限流片的材质为三元乙丙橡胶。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限流片的材质为三元乙丙橡胶,使限流片具有较好的形变保持性和回弹特性,不会因为长时间的变形导致永久变形。
较佳地,所述限流器与所述保持架的材质均为聚酰胺6。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限流器与保持架的材质均为聚酰胺6,保证了因为限流器与保持架在有限的空间内,技术壁厚较薄也能有较佳的强度,特别是保持架的爪部不容易断裂。
较佳地,所述流量控制装置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部件的内壁密封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部件为水管,所述第二部件为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开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开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05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