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899448.0 | 申请日: | 2017-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4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 发明(设计)人: | 范晓宇;黄茂昭;包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方高明 |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等)的前面板一般包含显示区和非显示区,非显示区位于显示区的两端。其中,顶部的非显示区一般可用于设置听筒和前置摄像头等,底部的非显示区则可用于设置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设置于非显示区域内时,移动终端的非显示区的宽度较宽,不利于提高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指纹识别模组设置于非显示区内造成移动终端屏占比较小的问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屏幕组件,所述屏幕组件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和所述非显示区相邻,所述显示区为矩形状,或圆角矩形状;及
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的一部分与所述显示区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另一部分与所述非显示区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第一平面为与所述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几何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保护盖板,所述保护盖板与所述屏幕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面板件和识别组件,所述面板件与所述识别组件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盖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形状与所述面板件的形状相适配,所述保护盖板通过所述安装孔套设于所述面板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件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椭圆形或矩形或圆形或跑道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板为玻璃盖板,所述保护盖板与所述屏幕组件采用点胶方式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为通孔,所述面板件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为沉孔,所述面板件的面向所述屏幕组件的表面与所述沉孔的底壁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件具有背离所述屏幕组件的第一表面,所述保护盖板具有背离所述屏幕组件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显示区之间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显示区之间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板的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平滑过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为盲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保护盖板的面向所述屏幕组件的表面上,所述安装孔的底壁与所述面板件的表面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的深度为0.1毫米~0.2毫米。
上述移动终端,通过使得指纹识别模组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的一部分与显示区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叠,并使得指纹识别模组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另一部分与非显示区在第一平面上的正投影重叠,即可使得指纹识别模组的一部分移入移动终端的屏幕组件的显示区内,从而可以缩短移动终端的底端与显示区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即缩短非显示区的宽度,使得非显示区的面积减小,因而可以提升移动终端的屏占比,使得移动终端的结构更为紧凑。相比于屏下指纹识别方案,上述移动终端的采用的指纹识别方案还能够节省移动终端的制造成本,并提高移动终端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移动终端沿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移动终端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主视图;
图6为又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主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移动终端沿C-C处的剖视图;
图8为图6所示移动终端的D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又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994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及显示模块
- 下一篇:一种儿童益智早教互动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