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印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99026.3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6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艺;刘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和泰润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5/24 | 分类号: | B41F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400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印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胶薄膜上印刷一些图案会使得薄膜更加美观,目前大多采用水性油墨对塑胶薄膜进行印刷,如图1所示,将塑胶薄膜300通过传送辊100传送,并通过与传送辊100相切的印刷辊200将水性油墨印刷到塑胶薄膜300上。传统的印刷设备中,传送辊100主要起传送作用,塑胶薄膜300与传送辊100接触面较小,因此一个传送辊100所在的位置只能设置一个与传送辊长度相等的印刷辊200,对于印刷一些简单的图案(如:条纹),这种印刷结构可以满足要求,但印刷的图案比较复杂(一卷薄膜上的图案通常是重复出现的,而且图案本身也不是简单的条纹)的情况下,需要多个印刷辊200同时印刷,则上述结构无法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柔性印刷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个传送辊处无法设置多个印刷辊同时印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柔性印刷装置,包括:承印辊、导入辊、导出辊、两个调节架、至少两个分布在承印辊侧面的印刷机构及所述印刷机构下方的支撑机构,所述印刷机构包括:印刷辊、递墨辊、烘箱和封闭式墨盒,封闭式墨盒的出墨口与递墨辊连接,递墨辊与所述印刷辊相切,烘箱位于印刷辊的一侧,所述承印辊的直径为印刷辊直径的五倍以上,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托架及位于所述托架上的滑槽,所述印刷机构可沿所述滑槽可滑动地安装在托架上,所述滑槽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承印辊的轴线,所述两个调节架分别位于承印辊的两端,均为圆弧形,且圆弧的直径大于承印辊的直径,每个调节架上设有若干用于安装导入辊和导出辊的安装孔,使得所述导入辊和导出辊位于承印辊的侧面,且两者的轴线均与所述承印辊的轴线平行。
其中,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承印辊的轴线平行的轨道,所述托架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轨道上。
其中,所述印刷机构在承印辊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其中,所述印刷机构在承印辊轴向方向均匀分布,且各自的印刷轨迹不重叠。
其中,所述递墨辊为陶瓷网纹辊。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印刷装置可调节印刷机构在承印辊侧面的数量和布局,通过控制承印辊的转速,使得每个印刷辊在塑胶薄膜印刷一部分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图案,共同组成想要的图案。而且沿滑槽移动印刷机构,能够控制印刷辊与承印辊相切或不相切的时机,较复杂的图案可选择较多的印刷辊与承印辊相切。通过调节架调节导入辊和导出辊的位置,以改变薄膜在承印辊上的覆盖面积,以调节印刷机构的分布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印刷设备中印刷辊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柔性印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调节架的具体结构图;
图4为图2中承印辊及其右侧的印刷机构和支撑机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的柔性印刷装置如图2和3所示,包括:承印辊1、导入辊5、导出辊6、两个调节架11、至少两个分布在承印辊1侧面的印刷机构及所述印刷机构下方的支撑机构。印刷机构包括:印刷辊2、递墨辊3、烘箱(图中未示出,烘箱位于印刷辊的一侧,用于即时烘干对应印刷辊2印刷的水性油墨)和封闭式墨盒4,封闭式墨盒4的出墨口与递墨辊3连接,递墨辊3与印刷辊2相切,承印辊1的直径为印刷辊2的直径的五倍以上。支撑机构包括:托架8及位于托架8上的滑槽9,印刷机构可沿滑槽9可滑动地安装在托架8上,滑槽9的轴线垂直于承印辊1的轴线。印刷辊2、递墨辊3和封闭式墨盒4可以安装在同一个滑块上,滑块可滑动地安装在滑槽9内。每个调节架11上设有若干用于安装导入辊5和导出辊6的安装孔111,使得导入辊5和导出辊6位于承印辊1的侧面,且两者的轴线均与承印辊1的轴线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和泰润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和泰润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990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治中气不足的膏滋及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改善胃功能的中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