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点压入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897698.0 | 申请日: | 2017-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2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少平;陈旭章;王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松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广东可穿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B23P1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合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1 | 代理人: | 谭启斌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点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点压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固定部、安装在固定部的移动部,所述移动部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上的压紧机针以及与本体连接驱动本体使压紧机针将触点压入壳体底部或者远离壳体的压紧汽缸;设于基座上的还包括组装机构、投料工位、出料工位以及输送机构;触点通过组装机构时将触点压入壳体,通过输送机构移动时触点不会发生偏离,通过压紧机构再次进行压入,使得触点能够完全压入壳体底部;出料工位包括支架、安装于支架上的出料机构以及出料传送带,使得整个触点压入过程只需人工放置壳体进放料部,就可以通过输送机构就完成触点压入以及出料,操作十分简单,而且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点压入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的触点加工操作繁琐,需要人工先进行组装,再通过机器将触点压入,使生产效率低,而且组装好后在移动过程中可能会使触点偏离,导致触点压不到位,还造成耗材。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的触点压入设备。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触点压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固定部、安装在固定部的移动部,所述移动部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上的压紧机针以及与本体连接驱动本体使压紧机针将触点压入壳体底部或者远离壳体的压紧汽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还包括组装机构;所述组装机构包括固定架、设置于固定架上的第一导轨、第一汽缸以及由第一汽缸驱动并沿第一导轨做往复运动的三轴吸嘴机构;所述三轴吸嘴机构包括第二导轨、第二汽缸以及由第二汽缸驱动并沿第二导轨做往复运动的移栽机构;所述移栽机构包括安装座、第三汽缸以及设于安装座由第三汽缸驱动进行上升或下压的吸嘴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装机构还包括触点排列分料机构;所述触点排列分料机构包括震盘、设于震盘内的触点传送带、触点出料部以及传送部;所述传送部内设有具有两端开口的通槽,所述通槽小于触点被压面;所述通槽一端开口设于所述震盘内,并且与所述触点传送带连接;所述触点出料部设有与触点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通槽的另一端开口相连接;所述吸嘴机构设于所述凹槽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还包括投料工位、出料工位以及输送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转盘、固定设置于转盘上用于放置壳体的放料部以及驱动转盘的电机;所述投料工位、所述组装机构、所述压紧机构以及所述出料工位依次围设于所述输送机构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四个放料部,且通过所述转盘每次转动使四个放料部分别对应所述投料工位、所述组装机构、所述压紧机构以及所述出料工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工位包括支架、安装于支架上的出料机构以及出料传送带;所述出料机构设于所述出料传送带的正上方,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夹持机构、驱动夹持机构横移至壳体上方的横移汽缸、驱动夹持机构上升或下降的出料汽缸以及驱动夹持机构对壳体进行夹持的夹持汽缸;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臂以及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相互对应,所述夹持汽缸驱动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进行相互合拢或者相互远离运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触点通过震盘将触点排列好通过触点传送带传送至通槽,由于通槽小于触点被压面,凹槽与通槽的另一端开口相连接,所以触点被压面能够整齐向上的排列通过触点传送带不断传送挤压直达凹槽,方便了吸嘴机构有效吸取触点,并且减少人工的使用;吸嘴机构通过第三汽缸驱动下压至的凹槽对触点进行吸取,然后通过第一汽缸驱动移至壳体将触点压入壳体,使得触点的组装省力方便;由于触点在进行组装时将触点压入壳体,所以通过输送机构移动时触点不会发生偏离,通过压紧机构再次进行压入,使得触点能够完全压入壳体底部,进而提升了成品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松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广东可穿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松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广东可穿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976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毛机的上料装置
- 下一篇:锥面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