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用定子绝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97304.1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2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平;李宏;杨津听;张茹;杨彩玲;王朝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电器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1/20 | 分类号: | H02K1/20;H02K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定子 绝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定子绝缘装置散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用定子绝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大部分均是采用了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因此电机作为电动汽车的心脏,其工况受路况、车辆载重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使得汽车电机相比其它电机的工况更为复杂,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电机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的损耗热包括:定子组件的铁损、铜损转化为热损耗;轴承等部件机械损耗转化为热损耗。若不通过热管理技术将损耗热排出的话,会造成电机定子组件、转子组件温度过高,从而转子磁钢退磁、定子线包烧毁,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转。同时电机定子受潮将会影响定子的绝缘层导致绝缘层老化,进而导致电机定子发生匝间短路或者层间短路等电机故障,严重将会导致电机的损坏。
申请号为201521000327.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电机定子散热结构,该实用新型增加导热管进行散热,同时将电机绕组产生的热量通过绕组端部直接由导热管带至壳体水道内部,最终冷却道内的冷却介质将电机热量带出。该实用新型主要利用冷却水吸热从而降低电机的温度,该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机温度过高的问题,但是该散热结构具有以下问题:由于冷却水在吸收电机内的温度时需要一个过程,而由于冷却水进出电机时间极短,冷却水吸热不完全,降温效果不佳;电机振动过程中有可能会导致冷却通道出现泄漏,部分水蒸气逸出会导致电机内部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电机用定子绝缘装置,该电机定子绝缘装置采用新结构进行散热,同时将冷却水更换为冷空气进入电机进行热交换,热交换的效率更高,最后抽出热气即可完成电机降温,同时不会出现水蒸气逸出泄漏至电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机用定子绝缘装置,包括铁芯和T型磁极体,铁芯的外缘设有定子扣片槽,T型磁极体的根部外缘设有圆环状散热管,相邻的两个T型磁极体之间为凹形槽,每个凹形槽均通过散热通道与散热管连接,散热管的顶部连接有冷风进口,散热管的水平侧连接有热风出口,定子扣片槽非轴对称设置与铁芯的外缘。
进一步的,所述的散热管沿定子的轴线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子扣片槽的数量为4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机定子绝缘装置采用新结构进行散热,同时将冷却水更换为冷空气进入电机进行热交换,热交换的效率更高,最后抽出热气即可完成电机降温,同时不会出现水蒸气逸出泄漏至电机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电机用定子绝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铁芯,11-T型磁极体,12-定子扣片槽,2-散热管,21-散热通道,3-热风出口,4-冷风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所示,一种电机用定子绝缘装置,包括铁芯(1)和T 型磁极体(11),铁芯(1)的外缘设有定子扣片槽(12),T型磁极体的根部外缘设有圆环状散热管(2),相邻的两个T型磁极体(11) 之间为凹形槽,每个凹形槽均通过散热通道与散热管(2)连接,散热管(2)的顶部连接有冷风进口(4),散热管的水平侧连接有热风出口(3),定子扣片槽(12)非轴对称设置与铁芯的外缘。
其中的,所述的散热管(2)沿定子的轴线间隔设置。
其中的,所述的定子扣片槽(12)的数量为4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电器科学研究所,未经昆明电器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973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挂绳支架
- 下一篇:卡箍式闸阀的加黄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