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脊柱定位支撑装置及其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92799.9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0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潘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文明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正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程宝妹 |
地址: | 215501 江苏省常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柱 定位带 牵拉 定位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 中间连接件 脊柱支撑 牵拉支撑 定位孔 穿孔 顶件 体外 韧带 分支结构 固定设置 牵拉过程 上下表面 术后恢复 应力集中 阻尼橡胶 肌腱 固定孔 内表面 骨骼 施加 | ||
一种脊柱定位支撑装置,包括体外脊柱支撑顶件、牵拉支撑件、牵拉定位带以及中间连接件,该中间连接件上下表面分别设置固定孔,牵拉定位带呈带状,体外脊柱支撑顶件在其两侧的分支结构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穿孔,而且围绕该穿孔内表面固定设置有阻尼橡胶;牵拉定位带的靠近两端处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定位孔,牵拉定位带借助于所述定位孔固定连接于牵拉支撑件。本实用新型也涉及脊柱定位支撑装置组件。本实用新型有效降低牵拉过程中施加于脊柱骨骼以及脊柱肌腱、韧带等部分上的应力集中,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脊柱定位支撑装置及其组件。
背景技术
在脊柱骨科治疗过程中,术后经常通过各种支架穿透皮表,对脊柱骨骼进行固定使之恢复,在恢复后,再通过创伤手术,将支架进行拆除,整个过程需要进行多次手术,对人体肌肉和表皮部分带来的创伤比较大,而且术后恢复期也比较长,同时传统的支架对骨部带来的压迫和创伤都比较大。现有技术中的脊柱骨骼外部固定器具还是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例如:安装带来的创伤、二次取出手术创伤、成本无法降低、安装难度大。另外,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采用固定线缆针对脊柱骨骼进行牵拉的方式,但由于这些线缆通常具有较小的直径,即比较细,因此使得脊柱骨骼以及脊柱肌腱、韧带等部分受到很大的应力集中,这使得在病人术后恢复的过程中有可能造成脊柱骨骼以及脊柱肌腱、韧带等部分受到固定线缆的损伤,进而导致术后恢复缓慢,甚至加重病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脊柱定位支撑装置,其设置于患者皮表的外部,并利用牵拉定位带针对患者脊柱进行定位支撑,包括体外脊柱支撑顶件、牵拉支撑件、牵拉定位带,以及用于连接体外脊柱支撑顶件和牵拉支撑件的中间连接件,该中间连接件上下表面分别设置固定孔,体外脊柱支撑顶件和牵拉支撑件之间设置有支撑肋,牵拉定位带呈带状,具有0.5-1.0cm的宽度,体外脊柱支撑顶件在其两侧的分支结构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穿孔,而且围绕该穿孔内表面固定设置有阻尼橡胶;牵拉定位带的靠近两端处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定位孔,牵拉定位带借助于所述定位孔固定连接于牵拉支撑件,而且牵拉定位带在自然条件下会自动卷曲成团。
优选地,牵拉支撑的位于两侧的支脚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由两根轴所限定的镂空部分,两根轴其中之一上设置有固定杆,该固定杆可以穿入位于牵拉定位带上的定位穿孔。
优选地,两根轴其中之一可以是可枢转的。
优选地,固定杆可枢转地连接于两根轴其中之一。
本实用新型也涉及一种脊柱定位支撑装置组件,其包括多个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脊柱定位支撑装置,其进一步包括连接杆,连接杆可拆卸地安装于各个脊柱定位支撑装置的中间连接件上的固定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脊柱定位支撑装置及其组件由于采用了牵拉定位带,其能够有效降低牵拉过程中施加于脊柱骨骼以及脊柱肌腱、韧带等部分上的应力集中,因此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的脊柱定位支撑装置所存在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脊柱定位支撑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脊柱定位支撑装置的牵拉定位带的固定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文明,未经潘文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927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椎弓根螺钉植入导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弧形齿状突骨折内固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