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体肥料兑水深施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92190.1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9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秦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普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A01C23/00;A01C5/06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 |
地址: | 7434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肥料 水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体肥料深施机。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施肥是获得高产最重要的措施,而水和肥是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的。但目前在我国果园和田园管理作业中,普遍存在着肥料深施困难和肥料利用率低(仅20%—30%)以及肥害烧根等问题。
目前施肥机械,功能单一,性能不佳。所施肥料高度集中,不能与土壤充分的搅拌和匀。特别是在干旱少雨的季节,更易发生肥料与植株争夺水分,形成局部高浓度而烧根伤苗等毒害事件,严重制约着肥料利用率的提高。在肥料低利用率的制约下,农民只能大量增加肥料施用量,更加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和土壤盐分的提高,使土壤成为毒壤。这样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制约着作物品质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在现有施肥技术中,水肥一体化是施肥的最高水平,但对于固体肥料却很难达到,且在我国的肥料生产中固体肥料占有绝对的大比重。所以,解决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是实现增产增收的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体肥料兑水深施机,以解决现有施肥机械存在所施肥料集中且高浓度所致的烧根伤苗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固体肥料兑水深施机,包括开沟装置、排肥装置、传动装置,所述开沟装置包括螺旋刀轴和螺旋叶片,螺旋刀轴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变速箱、变速箱输出轴;所述排肥装置包括肥料斗、进料口、排肥管道,变速箱输出轴的上端连接肥料斗,变速箱输出轴的下端连接螺旋刀轴;它还包括供水装置,所述供水系统包括储水水箱、输水管道和调节阀门,输水管道上端与储水水箱相连,输水管道下端插入排肥管道内,输水管道上设有调节阀门;所述变速箱输出轴和螺旋刀轴的内腔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肥料斗下端设有绞龙固定销,绞龙固定销连接有绞龙,绞龙位于排肥管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肥料斗底部设有肥料调量板。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固体肥料兑水深施机主要由开沟装置、供水装置和排肥装置组成,开沟装置包括变速箱和螺旋刀轴,螺旋刀轴上有螺旋叶片,变速箱在动力机的驱动下,带动变速箱输出轴连同螺旋刀轴旋转,并对土壤进行切削翻抛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施肥沟渠。
2、本实用新型的供水系统包括储水水箱、输水管道和调节阀门,在开沟施肥时,开沟装置相对储水水箱处于低位,水会自动的从储水水箱经过输水管道及调节阀门以一定量流入排肥管道,在停止作业时,开沟装置相对于储水水箱处于高位,水会自动停止流动,供水可靠,操作方便。
3、本实用新型的排肥装置在开沟施肥作业中,变速箱输出轴和螺旋刀轴的旋转力及绞龙的推送力共同作用,将从肥料斗落入排肥管道的肥料和水充分旋拌和匀,形成肥料浆团并顺利的从螺旋刀轴下端的出料口排出后进入螺旋叶片的工作范围,螺旋叶片在切削开沟的同时,利用自身的切削、提升、翻搅、抛撒功能,将肥料浆团提升翻搅打碎后与土旋转搅拌,形成由土壤包裹的肥料浆包并均匀抛撒于所开沟内,顺利的完成固体肥料的兑水深施作业。
4、本实用新型中的肥料浆包由于外面有泥土包裹,并形成比较致密的泥土壳层,且不直接与植物根茎接触,而且均匀的散布于所开沟内,既避免了由于肥料的高浓度而烧根伤苗,又具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肥料快速释放流失,起到了安全、缓释、长效的作用。又由于是深层施肥,且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土壤水分,最符合植物特别是果树类对养分吸收的需求,实现了固体肥料深施的水肥一体化,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达到高效、缓效、长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肥料浆团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肥料斗;2、绞龙固定销;3、进料口;4、肥料调量板;5、变速箱;6、变速箱输出轴;7、螺旋刀轴;8、螺旋叶片;9、绞龙;10、排肥管道;11、出料口;12、储水水箱;13、调节阀门;14、输水管道;15、肥料浆团;16、肥料浆包;17、泥土壳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普,未经秦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921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