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9910.9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1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摩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H1/02;A61G5/04;A61G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衡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撑脚组件的智能电动车。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日益加剧,人们对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各种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亟待解决。智能电动车,作为绿色朝阳产业,以其价廉、便捷、环保的优势,受到城市中低收入阶层青睐。现有智能电动车的撑脚是需要用户下车后或者上车前通过脚或者手将其撑地或者收回。例如下车时,需要用户先下车然后才能够通过手或者脚将撑脚撑地,用户下车后,智能电动车本身的平衡系统就会关闭,因此在用户下车后到撑脚撑地这个时间间隔内车子处于缺少支撑状态,如果用户个人难以将车子保持平衡,车子很容易发生摔倒;上车时,用户要先要将撑脚收回,然后上车启动车辆本身平衡系统,在撑脚收回到用户上车后启动车辆本身平衡系统的这个时间间隔内,车子同样处于缺少支撑状态,如果用户很难将车子稳定住,车子也有可能发生摔倒危险 ,尤其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或者残障人士来说,在这两个时间间隔内更难将车子维持平衡,发生车子摔倒的可能性更大。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智能电动车的撑脚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户在下车前就可以使撑脚组件撑地的智能电动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电动车,包括座位部、设置于所述座位部下方的舱体、设置于所述舱体内部的自平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动车包括撑脚组件及用于控制撑脚组件撑地或者收回的操纵杆,所述舱体上设置有用以控制自平衡控制系统开启或关闭的自平衡系统开关,所述撑脚组件可以在撑地状态及收回状态之间转换;当所述操纵杆控制所述撑脚组件撑地时,所述撑脚组件关闭自平衡系统开关;当所述操纵杆控制所述撑脚组件收回时,所述撑脚组件开启自平衡系统开关。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智能电动车上设置了可以控制撑脚组件撑地以及收回的操纵杆,用户可以在上车以后通过操纵所述操纵杆将所述撑脚组件收回或者下车之前就可以操纵所述操纵杆使所述撑脚组件撑地,提高了智能电动车使用的的便捷性及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还将撑脚组件与自平衡系统开关联动,即撑地时,所述撑脚组件关闭自平衡系统开关,当所述操纵杆控制所述撑脚组件收回时,所述撑脚组件开启自平衡系统开关,即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电动车的自平衡控制系统是通过撑脚组件开启或关闭的,进一步提高了方便性,尤其是提高了老人和残障人士使用智能电动车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所述撑脚组件包括第一撑地杆和第二撑地杆,当所述撑脚组件位于撑地状态时,所述第一撑地杆位于舱体前侧,所述第二撑地杆位于舱体后侧。
进一步地,所述撑脚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操纵杆一端的连接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及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均铰接在所述舱体上,所述第三连杆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四连杆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一撑地杆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的自由端,所述第二撑地杆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的自由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上和/或所述第二连杆上设置有用于触压所述自平衡系统开关的触压部,当所述触压部触压到所述自平衡开关时,所述自平衡开关关闭,当所述触压部脱离所述自平衡开关时,所述自平衡开关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撑脚组件包括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另一端连接所述座位部,且在所述撑脚组件处于撑地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处于第一拉伸状态,当所述撑脚组件处于收回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处于第二拉伸状态。
进一步地,当所述弹性件处于第一拉伸状态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连接件的铰接点位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操纵杆的连接点的前下方;当所述弹性件处于第二拉伸状态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连接件的铰接点位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操纵杆的连接点的后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用于在所述撑脚组件收回时,对所述第三连杆进行限位的第一止挡部。
进一步地,自所述支撑架的底面向下延伸设置有用于在所述撑脚组件撑地时,对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进行限位的第二止挡部。
进一步地,所述操纵杆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所述固定杆的端部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活动杆的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活动杆通过螺钉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电动车包括用于控制智能电动车转向的控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摩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摩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99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童可坐可骑三轮滑板车
- 下一篇:一种减震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电动滑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