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弧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9751.2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9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孝荣;何建波;陈凯豪;魏耀忠;朱晓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全华丰精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0 | 分类号: | G01B5/2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0 | 代理人: | 陈晓良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弧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弧检测仪,尤其是一种用于锥形行星齿轮的圆弧检测仪。
背景技术
锥形行星齿轮顶部圆弧的角度需要经过精确的测量,否则无法匹配齿轮,而行星齿轮由于表面弧形并不是完整的弧形,采用一般的弧形样板对比,不仅测量不精准,并且测量起来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弧检测仪,可以通过三点检测测量锥形行星齿轮的表面圆弧。
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结构是:一种圆弧检测仪,包括基台,所述基台的表面与水平面相倾斜,倾斜角度为在圆弧所在圆内所测量的基点与齿轮中心轴之间的夹角相等;基台上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中央设置有齿轮槽,锥形行星齿轮放置在齿轮槽中,锥形行星齿轮的顶部设置有顶盖,顶盖的直径为锥形行星齿轮顶部两相互对称的基点之间的距离±0.01mm;所述基台两侧对称设有侧限位条,侧限位条加紧基台,所述基台后侧设有后限位条,所述基台和后限位条之间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宽度为第二测量点或第三测量点与基点之间的距离。
其有益效果是:将锥形行星齿轮放置在齿轮槽内,顶盖盖合在锥形行星齿轮上,首先在基台和后限位条之间放置一块限位块,此时千分表正好对准测量的圆弧的基点,然后将再塞一块限位块,找到第二点,再将两块限位块都撤走,找到第三点,分别检测三点的高度,看高度差是否在指定范围内,检测快速准确。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的一种圆弧检测仪,包括基台1,所述基台1的表面与水平面相倾斜,倾斜角度为在圆弧所在圆内所测量的基点与齿轮中心轴之间的夹角相等;基台1上设置有底座2,底座2的中央设置有齿轮槽3,锥形行星齿轮放置在齿轮槽3中,锥形行星齿轮的顶部设置有顶盖4,顶盖4的直径为锥形行星齿轮顶部两相互对称的基点之间的距离±0.01mm;所述基台1两侧对称设有侧限位条6,侧限位条6加紧基台1,所述基台1后侧设有后限位条5,所述基台1和后限位条5之间设有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的宽度为第二测量点或第三测量点与基点之间的距离。
实施例1
锥形行星齿轮基点与齿轮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8.6°,基点与第二测量点或第三测量点之间间隔为3mm,高度差控制为0.111±0.01mm。测量此锥形行星齿轮所用的基台表面的倾斜度设为18.6°,顶盖的直径为30.1±0.01mm,顶盖外边缘与锥形行星齿轮所接触的点即为基点。在基台与后限位条之间放置一块宽度为3mm的限位块,采用千分表测量基点的高度。在基台与后限位条之间增加一块宽度为3mm的限位块,这样千分表就可以测量第二测量点位置的高度,计算基点与第二测量点高度差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将基台与后限位条之间的限位块全部撤出,取走顶盖,基台与后限位条贴合,此时千分表可以测量第三测量点位置的高度,比较第三点位置的高度值与基点位置的高度值之间的高度差是否在控制范围内,这样就可以快速检测该锥形行星齿轮的圆弧是否达标。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全华丰精锻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全华丰精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97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路面摊铺厚度测定仪
- 下一篇:一种平直弹翼安装扭转角的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