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下电飞线接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8872.5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8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会峰;张飞;曹永;熊景昌;苏锋;何鑫;范玉杨;张汝彬;陈斌;李刚;王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2 | 分类号: | H02G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30045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电飞线 接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电缆接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深海油田气开采中,所使用的水下电飞线接口结构。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电飞线(EFL)是水下生产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将电力引入或者引出水下电气分配单元,用以传递电力、通讯讯号;其是关系到生产区块正常运行的重要“生命线”。而水下电飞线操作面板的设置是为了便于电飞线在安装、生产、维护过程中的连接、测试和安置。
现有的水下电飞线操作面板,一般安装于水下终端管汇(PLEM)或脐带缆终端单元(SUTU)的内部,且设置水下结构的边界处,用以与管汇温度压力变送器或水下采油树进行通讯。由于受水下结构物的尺寸限制和电飞线厂商的产品特征不同,通常,电飞线操作面板无法与电飞线接头完美匹配;且由于水下电飞线装置需长时间浸泡在海水中,随着波流或生产操作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等,容易使电飞线产生滑移、缠绕等问题,给分体保护装置的后安装和正常生产作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改进的水下电飞线接口结构,其不仅能够限制了电飞线在合理安全的区域内移动,解决了电飞线在安装、生产、维修的过程中发生缠绕、滑移等问题;而且,还能够适应水下设施分体保护装置的后安装,大大提高了飞线面板的稳定性,加强了飞线面板在生产使用中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下电飞线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面板、安装在操作面板两侧的挡板、安装在操作面板底部的数个支撑杆,其中,操作面板上设有与水下电飞线相连接的飞线接头、电飞线暂置孔、电飞线接头安装孔及标识;飞线接头上安装有固定结构;操作面板上安装有电飞线限位导向结构。
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安装在水下设施基础结构上,支撑杆顶部安装有上挡板。
所述导向结构为两个相对设置在操作面板上的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组成。
所述固定结构设有:安装在飞线接头上的两块夹板,该夹板紧固在操作面板上。
所述水下设施基础结构为用于防沉的工字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不仅能够限制了电飞线在合理安全的区域内移动,解决了电飞线在安装、生产、维修的过程中发生缠绕、滑移等问题;而且,还能够适应水下设施分体保护装置的后安装,大大提高了飞线面板的稳定性,加强了飞线面板在生产使用中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支撑杆;2.操作面板;3.挡板;4.飞线接头;5.螺栓;6.夹板;7.固定螺栓;8.上挡板;9.第一限位导向杆、10.第二限位导向杆;11、水下设施基础结构、A1.第一电飞线暂置孔、A2.第一电飞线接头安装孔、A3.第二电飞线接头安装孔A4.第二电飞线暂置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操作面板2、安装在操作面板2两侧的挡板3、采用焊接方式安装在操作面板2底部的数个支撑杆1(本实施例为二个),其中,操作面板2上设有与水下电飞线相连接的飞线接头4、第一电飞线暂置孔A1、第一电飞线接头安装孔A2、第二电飞线接头安装孔A3、第二电飞线暂置孔A4及标识等;飞线接头4上安装有固定结构,固定结构设有:安装在飞线接头4上的两块夹板6,夹板6采用固定螺栓7连接方式紧固在操作面板2上;操作面板2上安装有电飞线限位导向结构。
上述支撑杆1的底部采用焊接方式安装在水下设施基础结构11上,支撑杆1顶部安装有上挡板8。
上述水下设施基础结构11为用于防沉的工字钢。
上述导向结构为两个相对设置在操作面板2上的第一限位杆9、第二限位杆10组成。第一限位杆9、第二限位杆10一端与操作面板2采用轴孔方式相连。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88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装沉浸式高压电缆分支设备
- 下一篇:一种固定式管道封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