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阻燃低烟无卤尼龙护套耐火布电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8817.6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9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薛培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熊猫线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熊猫电线有限公司;上海熊猫特种线材有限公司;上海裕安特种电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17;H01B7/18;H01B7/28;H01B7/295;H01B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1117 | 代理人: | 郑明辉 |
地址: | 202156 上海市崇明***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低烟无卤 尼龙 护套 耐火 电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电线,尤其涉及一种高阻燃低烟无卤尼龙护套耐火布电线。
背景技术
普通的耐火电线只是在铜导体上绕包一层厚度0.014mm至0.016mm的云母带,外挤包一层绝缘层,将多根单线组合在一起外加护套,绝缘层和外护套采用高阻燃低烟无卤料。由于绝缘层相对来说比较厚,整根电缆的重量也比较重,且在护套采用挤压式包覆时,如绝缘层与外护套之间不添加隔离层或者隔离层添加不均匀均会产生绝缘层和护套粘连现象,造成后续客户使用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阻燃低烟无卤尼龙护套耐火布电线,该布电线采用了尼龙内护套,能减轻电线重量,降低使用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阻燃低烟无卤尼龙护套耐火布电线,包括导体、云母带、绝缘层、护套,所述导体外绕包云母带,云母带外挤包绝缘层,绝缘层为高阻燃低烟无卤料;所述绝缘层外挤包内护套作为芯线,内护套为阻燃尼龙;多芯线成缆后外挤包外护套,外护套为高阻燃低烟无卤料。
所述阻燃尼龙厚度为0.08mm~0.10mm。
所述云母带绕包一层厚度为0.010mm~0.012mm。
本实用新型高阻燃低烟无卤尼龙护套耐火布电线采用了尼龙内护套,在不改变电线性能的情况下,可以将绝缘的厚度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30%~40%,能减轻整根电缆重量,减少材料的使用,进一步降低电缆成本。并且布电线的机械性能和耐油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尼龙表面比较光滑,不容易与外护套产生粘搭现象,可以不使用隔离层;同时,绝缘层、内护套和外护套均使用阻燃性材料,整根电缆的阻燃耐火性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本实用新型高阻燃低烟无卤尼龙护套耐火布电线适用于建筑楼宇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阻燃低烟无卤尼龙护套耐火布电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2云母带,3绝缘层,4内护套,5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高阻燃低烟无卤尼龙护套耐火布电线,包括导体1、云母带2、绝缘层3、内护套4、外护套5;
所述导体1采用裸铜丝,导体1外绕包云母带2,云母带绕包一层厚度为0.010mm~0.012mm;根据耐火燃烧等级不同,云母带的绕包层数也不同,在不改变电缆性能的情况下使用薄的云母带可以适当减少绕包后的外径。
所述云母带3外挤包绝缘层3,绝缘层3为高阻燃低烟无卤料,所述绝缘层3外挤包内护套4作为芯线;内护套为阻燃尼龙,阻燃尼龙厚度为0.08mm~0.10mm;使之能很好地吸附在绝缘层3表面,如尼龙过厚会造成两者材料之间起壳分离影响产品性能。
多芯线成缆后外挤包外护套5,外护套5为高阻燃低烟无卤料。所述布电线横截面为扁形。
本实用新型高阻燃低烟无卤尼龙护套耐火布电线由于挤包了一层尼龙内护套,在不改变电线性能的情况下,可以将绝缘的厚度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30%~40%,能减轻整根电缆重量,减少材料的使用,进一步降低电缆成本;挤包了尼龙,电线的机械性能和耐油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尼龙表面比较光滑,不容易与外护套产生粘搭现象,可以不使用隔离层,同时,绝缘怪、内护套和外护套均使用阻燃性材料,整根电缆的阻燃耐火性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熊猫线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熊猫电线有限公司;上海熊猫特种线材有限公司;上海裕安特种电线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熊猫线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熊猫电线有限公司;上海熊猫特种线材有限公司;上海裕安特种电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88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