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燃料组件控制棒导向管抽插力的测力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7987.2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6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婧;和川;许贵平;刘彦明;王学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17/10 | 分类号: | G21C1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高俊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燃料 组件 控制棒 导向 管抽插力 测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堆燃料组件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燃料组件控制棒导向管抽插力的测力组件。
背景技术
反应堆燃料组件主要由上管座、下管座、定位格架、控制棒导向管和燃料棒组成,其中,控制棒导向管的基本功能为:(1)提供结构连续性;(2)为燃料相关组件提供插入通道;(3)为反应堆紧急停堆时控制棒下落行程末端提供水力缓冲,防止控制棒下落时的冲击过大。
现有的情况是,控制棒在导向管内下插或者上拔时,没有设备能够实时检测出其抽插力的大小。而这样一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可能存在因为意外而导致组件卡住的现象,造成组件的损坏。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检测控制棒导向管抽插力的专用设备,以保证燃料组件交付前导向管内没有异物,控制棒能够按照一定的速度在导向管内下插或者上拔,达到反应堆堆芯功率调节作用以及安全保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控制棒在导向管内下插或者上拔时,没有设备能够实时检测出其抽插力的大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燃料组件控制棒导向管抽插力的测力组件,采用本测力组件可很好的完成控制棒在导向管内下插或者上拔时抽插力大小的检测,同时,测力组件中的传感器与控制棒分离方便,可有效避免长期负载或超重对传感器造成损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检测燃料组件控制棒导向管抽插力的测力组件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一种检测燃料组件控制棒导向管抽插力的测力组件,包括拉力传感器及分别连接于拉力传感器不同端的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还包括快速拆取机构,所述快速拆取机构串联于拉力传感器与第一拉绳之间或拉力传感器与第二拉绳之间;
所述快速拆取机构包括底板、两根连接柱、其上设置有两个通孔的卡块、卡片,两根连接柱相互平行,各连接柱的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至少有一根连接柱的另一端侧面上设置有环形槽,各连接柱与卡块的连接通过各连接柱嵌入不同的通孔中实现,所述环形槽用于安装卡片,所述卡片用于避免卡块由连接柱的自由端脱出;
拉力传感器上还设置有环套,其中的一根连接柱通过其嵌入环套与拉力传感器连接,第一拉绳或第二拉绳上还设置有套环,另一根连接柱通过其嵌入套环中与第一拉绳或第二拉绳连接,且套环与环套均位于卡块与底板之间。
具体的,以上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中,其中一根拉绳的自由端用于连接牵引机构,另一根拉绳的自由端用于连接控制棒,这样,拉力传感器作为中间的力的传递部件,可用于抽插力的测量。以上快速拆取机构用于实现拉力传感器与第一拉绳或第二拉绳的快速脱开和连接,无论哪种脱开方式,均可使得控制棒的重力不再作用到拉力传感器上,达到保护拉力传感器的目的。
以上快速拆取机构中,其中的一根连接柱用于与环套连接,另一个与套环连接,连接完成后,再将卡块穿设于连接柱上,即一个通孔与一个连接柱配合,这样,相当于环套和套环均被限定在卡块与底板之间的间隙内。以上卡片可采用轴用弹性挡圈或其他开设有缺口的部件,卡片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两个,为利于约束的稳定性,优选设置为两根连接柱均与卡片连接,这样,当卡片通过环形槽夹持于连接柱上后,卡片可避免卡块由连接柱的自由端脱出,这样,可有效保证拉力传感器与第一拉绳或第二拉绳连接的稳定性,利于测量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以上快速拆取机构结构简单,各部件的连接和分离,可在不采用工具或仅采用简单工具的条件下完成,这样,使得对以上提供的快速拆取机构进行操作时,具有操作效率高、操作方便的特点。
以上拉力传感器可采用板环式拉力传感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作为卡片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述卡片为呈U形的U形卡片,各连接柱与U形卡片的连接通过U形卡片局部嵌入各连接柱上的环形槽实现。以上卡片实现方式,可通过一个U形卡片实现对两根连接柱自由端的约束,即可通过由U形卡片的开口端先引入一根连接柱,在该连接柱嵌入U形卡片开口的底端时,另一根连接柱的环形槽嵌入U形卡片开口的开口端,这样,可通过U形卡片,使得两根连接柱的自由端均封闭,更好的发挥杜绝卡块由任意一根连接柱的自由端脱出的效果。
为使得测量过程中,拉力传感器两端的拉绳及拉力传感器尽量处于铅垂状态,以利于测量精度,所述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均为柔性钢丝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79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