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调节耐久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7823.X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3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庆;董韬文;赵欣宇;武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中科远创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刘程程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北湖科技开发区明***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排 座椅 扶手 调节 耐久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后排座椅扶手调节耐久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的汽车工业的发展,产品的不断更新,给汽车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座椅扶手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对座椅扶手机构的耐久测试过程中,要求扶手从闭合位置调节至使用位置,然后在使用位置施加规定的载荷,最后再调节到扶手闭合位置,以此为一个循环,运行至规定循环次数,最终检测相关的性能参数。
目前尚无该类设备,对于该项试验只能手动进行,手动进行即用试验人员对座椅进行调节,人工计数,不仅试验人员劳动强度高,费工时,而且因不同试验人员的差异,试验参数可靠性低,不符合试验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调节耐久试验装置,以实现对多种类型座椅的扶手操作耐久试验。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调节耐久试验装置,所述试验装置由架体1、压力机构2、压力传感器9、转轴座3、摆杆机构4、伺服电机5、减速机6、以及角度传感器10组成;
所述压力机构2安装在架体1后侧的立架上并向下加载压力,所述压力传感器9安装在压力机构2上,两个所述转轴座3对称安装在架体1左右侧的底架上,摆杆机构4的两侧通过转轴安装在两个转轴座3之间,所述角度传感器10安装在一侧的转轴上,伺服电机5和减速机6依次同轴安装在另一侧的转轴上,在伺服电机5驱动下,转轴带动摆杆机构4在压力机构2的下方上下摆动。
所述转轴座3的底部沿前后方向均安装有线型轨道12,转轴座3沿线型轨道12调整前后位置后固定,进而实现摆杆机构4的前后位置调整。
在所述转轴座3上沿竖直方向呈列地开有安装孔,转轴通过连接架14安装在转轴座3内,连接架14通过安装孔与转轴座3连接,调整转轴在转轴座3内的上下位置,进而实现摆杆机构4的上下位置调整。
所述压力机构2采用加载气缸,且在加载气缸的两侧连接有导向机构,防止气缸工作时发生转动。
在所述摆杆机构4的横杠上安装有一个辊轮11,所述辊轮11的位置与压力机构2的加载端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调节耐久试验装置,克服了现有的人工手动测试的不足,能够准确实现汽车后排座椅扶手调节耐久试验,试验参数可靠性高。
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调节耐久试验装置,可以通过调节转轴座的位置以满足多种座椅的扶手操作耐久试验,结构简单功能完善,检测稳定操作方便,提高效率节约工时,对汽车座椅扶手调节结构性能检测和设计改进有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调节耐久试验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架体,2-压力机构,3-转轴座,4-摆杆机构,5-伺服电机,6-减速机,7-电机固定架,8-联轴器,9-压力传感器,10-角度传感器,11-辊轮,12-线型轨道,13-导向机,14-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后排座椅扶手调节耐久试验装置,所述试验装置由架体1、压力机构2、导向机构13、压力传感器9、转轴座3、摆杆机构4、伺服电机5、减速机6、电机固定架7、联轴器8、辊轮11以及角度传感器10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中科远创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长春中科远创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78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