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碗套筒密封式内循环喷油润滑鼓形齿接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6240.5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8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安鹏;李学明;张金刚;刘丹;龚洪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00 | 分类号: | F16N1/00;F16J15/5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1801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密封 循环 润滑 鼓形齿接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鼓形齿接轴的润滑油密封领域,尤其是一种皮碗套筒密封式内循环喷油润滑鼓形齿接轴。
背景技术
公知的:随着鼓形齿接轴的润滑技术的发展,为保证鼓形齿得到充分的润滑,当前新设计的鼓形齿接轴的润滑形式主要采用稀油内循环的方式进行润滑,该润滑方式虽能够有效保证鼓形齿的使用,但原鼓形齿结构中的组合密封润滑装置不仅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昂,且由于结构限制带来的漏油问题却成了该润滑形式的致命伤。
鼓形齿接轴在工作过程当中,中间轴和辊端扁头套成一定角度的倾斜,两者同时围绕各自的旋转中心高速旋转,由于旋转中心不同,连接两者的密封装置相关件在工作中将承受高频的拉伸和摩擦,高频的挤压变形和滑动摩擦造成橡胶密封件非常容易很快失效,在实际运用中,鼓形齿接轴一般在使用三个月到半年后,鼓形齿接轴的中间轴和辊端扁头套连接密封处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漏油,不仅污染钢厂车间环境,而且给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鼓形齿内循环油的充分润滑,而且结构简单,没有单独的组合密封装置,且能够保证密封装置更长的有效使用时间的皮碗套筒密封式内循环喷油润滑鼓形齿接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皮碗套筒密封式内循环喷油润滑鼓形齿接轴,包括辊端扁头套、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设置有润滑油循环通道;
所述辊端扁头套一端设置有透盖,所述中间轴一端穿过透盖延伸到辊端扁头套内,且与辊端扁头套内设置的轴承配合;
所述中间轴上设置有法兰,所述中间轴上套装有皮碗;所述皮碗位于透盖和法兰之间;所述皮碗的一端与透盖连接,另一端与法兰连接,且皮碗具有的内腔与中间轴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通道间隙;所述通道间隙与润滑油循环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法兰一端与皮碗连接,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钢管,所述钢管具有的内圈与中间轴的外表面之间具有出油间隙;所述中间轴设置有进油中心通孔,所述润滑油循环通道连通包括出油间隙以及进油中心通孔;所述法兰上设置有连通出油间隙与通道间隙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皮碗套筒密封式内循环喷油润滑鼓形齿接轴,还包括压板,所述皮碗的一端通过压板压紧在透盖上与透盖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也通过压板压紧在法兰上与法兰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所述法兰焊接在中间轴上。
具体的,所述钢管焊接在法兰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皮碗套筒密封式内循环喷油润滑鼓形齿接轴由于在中间轴与辊端扁头套的连接过渡处设置有皮碗,通过皮碗在中间轴和辊端扁头套的连接过渡处形成润滑油通过的通道间隙,从而能够避免中间轴与辊端扁头套在转动过程中由于旋转中心轴不同造成的油封损坏,能够保证鼓形齿内循环油的充分润滑,而且结构简单,没有单独的组合密封装置,同时能够保证密封装置更长的有效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皮碗套筒密封式内循环喷油润滑鼓形齿接轴的结构图;
图中标示:1-辊端扁头套,2-透盖,3-压板,4-皮碗,41-通道间隙,5-法兰,51-通孔,6-钢管,61-出油间隙,7-中间轴,71-进油中心通孔,α-辊端扁头套转动轴与中间轴转动轴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皮碗套筒密封式内循环喷油润滑鼓形齿接轴,包括辊端扁头套1、中间轴7,所述中间轴7上设置有润滑油循环通道;
所述辊端扁头套1一端设置有透盖2,所述中间轴7一端穿过透盖2延伸到辊端扁头套1内,且与辊端扁头套1内设置的轴承配合;
所述中间轴7上设置有法兰5,所述中间轴7上套装有皮碗4;所述皮碗4位于透盖2和法兰5之间;所述皮碗4的一端与透盖2连接,另一端与法兰5连接,且皮碗4具有的内腔与中间轴7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通道间隙41;所述通道间隙41与润滑油循环通道连通。
在使用的过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62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