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高压调节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6115.4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3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平;杨世岐;卢正原;张玉金;康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32 | 分类号: | F16K1/32;F16K47/02 |
代理公司: |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3222 | 代理人: | 林海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高压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节阀,应用于高压蒸汽、气液混合、气体等工艺参数的调节和控制,属于仪表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空分、制冷、化肥、氨冷、电厂、炼化、石化行业,经常伴随着高压、高温的介质输送和气液反应。由于蒸汽、氢气、氧气、乙炔、石油气等高压介质需经过降压后才能用于过程反应,高压单座调节阀阀前压力在15~30MPa,而阀后压力要求稳定在2~9MPa范围内。对于这样的苛刻气体工况,大压降产生噪音,以及气体流速过快严重冲刷阀座与阀芯接触面即密封配合面,导致阀座和阀芯的寿命较低,高压单座调节阀的阀座和阀芯使用寿命一般在3~5月。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使用寿命更高、噪音更小的新型高压调节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新型高压调节阀,包括有阀体、阀盖、阀杆、阀芯以及阀座,阀座设置在阀体内上,阀芯与阀杆连接,阀芯与阀座配合,其特征在于:阀芯与阀座的整体材料采用碳化钨,阀座连接圆筒罩,圆筒罩罩住阀座的介质通道,圆筒罩位于阀座的下方,圆筒罩的底部具有底板,圆筒罩的筒身和底板上均设有降噪通孔,阀座上方连接有内降噪笼和外降噪笼,内降噪笼位于外降噪笼内,阀芯由阀杆带动在内降噪笼内活动,内降噪笼和外降噪笼上均分布有降噪通孔。
底板上的降噪通孔呈蜂窝均匀分布,筒身上的降噪通孔相互间错位均匀分布。
内降噪笼上的降噪通孔与外降噪笼上的降噪通孔相互错位,内降噪笼与外降噪笼上各自的降噪通孔相互间错位均匀分布。
阀体与阀盖连接,阀盖上设有填料,填料与阀杆进行密封配合,填料上方依次连接压盖、弹簧以及压板,压板与阀盖连接,压板将弹簧、压盖、填料压在阀盖上。
内降噪笼和外降噪笼形成两级降噪组合阀笼,内降噪笼与外降噪笼之间为混合空间,混合空间分别与内降噪笼上的降噪通孔和外降噪笼上的降噪通孔连通,内降噪笼上设置导向套与阀杆导向配合。
阀杆的底部为连接柱,阀芯套设在连接柱上并通过紧固件锁紧在阀杆上,圆筒罩与阀座之间台阶定位组装配合,圆筒罩设在阀体的中腔处,并且圆筒罩与阀体之间台阶定位组装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阀芯、阀座的整体材料采用碳化钨,无需额外处理,使它们之间的配合密封面和流通区域的抗气体介质的冲蚀和切割能力得到增强,提高阀座、阀芯的使用寿命,避免高压高速气体介质冲刷造成阀芯、阀座损坏;通过设置内降噪笼和外降噪笼形成两级降噪组合阀笼,两级降噪组合阀笼配合阀座上的圆筒罩将易于损伤的阀芯、阀座保护在里面,提高阀芯、阀座的耐冲蚀和抗切割能力,气体介质在内外降噪笼之间能量分布均匀,分配混合再分配,大大降低噪音;阀座连接圆筒罩形成降噪阀座,气体介质分布均匀、混配效果更好;两级降噪组合阀笼与降噪阀座搭配,减弱气体介质对阀座和阀芯密封配合面的冲蚀。阀杆、阀芯、阀座、圆筒罩为分体结构进行组装,形成模块化结构,更换、维修时方便快捷。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的有关细节及工作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降噪笼和外降噪笼形成两级降噪组合阀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阀座与圆筒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阀杆与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圆筒罩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圆筒罩的筒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施方式中新型高压调节阀,包括有阀体1、阀盖9、阀杆8、阀芯4以及阀座3。阀座3设置在阀体1内上,阀芯4与阀杆8连接,阀芯4与阀座3配合进行密封、调节控制。本实施方式中的高压是指背景技术中压力工作状况下。
阀芯4与阀座3的整体材料采用碳化钨,无需额外处理,超硬的碳化钨整体阀芯4和阀座3完成抗高速气体冲蚀和切割,使用寿命超长,单独加工碳化钨阀座3和阀芯4既实用又经济。增强阀座3、阀芯4的抗高速气体介质冲刷能力,提高阀座、阀芯的使用寿命,避免高压高速气体介质冲刷造成阀芯、阀座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61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接硬密封蝶阀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气管道开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