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背光源膜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5056.9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6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享鑫光电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4 | 代理人: | 廖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壳 反射膜 本实用新型 上层内腔 下层内腔 背光源 导光板 增光膜 灯条 胶框 膜片 边框 返修 安装效率 方便维修 阶梯形状 内部安装 依次设置 扩散膜 良品率 卡接 匹配 上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背光源膜片,包括铁壳,铁壳内部安装有反射膜,反射膜尺寸与所述铁壳边框内部尺寸相匹配,反射膜上设置有导光板和灯条,铁壳内部卡接有胶框并且将所述导光板和灯条套进在下层内腔内,胶框包括上层呈阶梯形状的上层内腔和下层内腔,所述上层内腔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本实用新型安装效率比较高,良品率得到提升,返修时方便维修,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背光源膜片。
背景技术
背光源(BackLight)是位于液晶显示器(LCD)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LCM)视觉效果,液晶显示器本身并不发光,靠着背光源产生均匀的平面光,背光源的品质关系显示效果。在以往技术中,背光源膜片的安装方式是先将各种膜片安装进铁壳内部,最后才把胶框安装上,但是这种安装方式是将膜片压在胶框下面,是一种反组结构,安装时候比较复杂,膜片的摆放位置难以确定精确,安装的效率不高,而且需要耐心地安装,在安装时容易出错,不良率比较高,更重要的是产品有些毛病,需要返修时要对产品进行拆卸,修理过程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背光源膜片,安装效率比较高,良品率得到提升,返修时方便维修,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背光源膜片,包括铁壳,所述铁壳边缘设有铁壳边框,所述铁壳边框上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铁壳内部安装有反射膜,所述反射膜尺寸与所述铁壳边框内部尺寸相匹配,所述反射膜上设置有导光板和灯条;所述铁壳内部卡接有胶框并且将所述导光板和灯条套进在下层内腔内,所述胶框为中空结构,包括上层呈阶梯形状的上层内腔和下层内腔,所述胶框尺寸与所述铁壳边框内部尺寸相匹配,且所述胶框外侧面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凹槽相互卡接的凸块;所述上层内腔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铁壳边框内侧涂有反射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以往技术中将各种膜片压在胶框下,本实用新型是将各种膜片放在胶框上。第一,该实用新型结构安装比较简单,在安装膜片时候能够迅速地限制膜片位置,通过这种方法能提高安装效率,节省时间;第二,在产品出现毛病返修时,维修过程中,不用将胶框拆卸下来,维修更加方便,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的解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胶框解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铁壳;101-铁壳边框;102-凹槽;2-反射膜;3-导光板;4- 胶框;401-上层内腔;402-下层内腔;403-凸块;5-扩散膜;6-下增光板; 7-上增光板;8-灯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享鑫光电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享鑫光电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50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n-cell液晶显示面板
- 下一篇:一种优质光源的液晶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