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双芯电线的自动分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4683.0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2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通源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11 | 代理人: | 罗雄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线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双芯电线的自动分芯装置。
背景技术
凡是电器设备都需要应用电线,电线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中。通常情况下,电线都有两部分组成,塑料绝缘的线皮将铜芯或铝芯包裹在里面,外面的线皮是为了避免里面的芯心受到机械损伤。
电器电线通常情况下都是双芯电线,其端部还包括了插头,因此,生产这种双芯电线首先需要剥去电线的外皮,接着在剥去电线的内皮,然后接上插头,最后铆压出绝缘端子,因此,在剥外皮与剥内皮之间,需要将剥掉外皮的双芯电线的双芯分开,才能进行剥内皮的工作。而现有技术中,都是通过人工将剥去双芯电线的双芯分离开来,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双芯电线的自动分芯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对双芯电线双芯分开时存在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双芯电线的自动分芯装置,包括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方的机架,其中,所述用于双芯电线的自动分芯装置还包括:
所述底座设置有用于支撑双芯电线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用于定位双芯电线的定位槽;
所述机架面向支撑板一侧设置有用于压紧双芯电线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有第一气缸,通过所述第一气缸驱动固定板上下运动;
所述支撑板左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板,所述第一驱动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气缸及第三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输出轴连接有第一下夹持板,所述第三气缸输出轴连接有第一上夹持板;
所述支撑板右侧设置有第二驱动板,所述第二驱动板上表面设置有第四气缸及第五气缸,所述第四气缸输出轴连接有第二下夹持板,所述第五气缸输出轴连接有第二上夹持板。
优选地,所述的用于双芯电线的自动分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及第五气缸皆通过气管连接有气源。
优选地,所述的用于双芯电线的自动分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板及第二驱动板皆设置使第一驱动板及第二驱动板绕固定轴转动的连杆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双芯电线的自动分芯装置,由于采用所述底座设置有用于支撑双芯电线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用于定位双芯电线的定位槽;所述机架面向支撑板一侧设置有用于压紧双芯电线的固定板,所述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通过所述第一气缸驱动固定板上下运动;所述支撑板左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板,所述第一驱动板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气缸及第三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输出轴连接有第一下夹持板,所述第三气缸输出轴连接有第一上夹持板;所述支撑板右侧设置有第二驱动板,所述第二驱动板上表面设置有第四气缸及第五气缸,所述第四气缸输出轴连接有第二下夹持板,所述第五气缸输出轴连接有第二上夹持板,通过所述用于双芯电线的自动分芯装置,能够快速的将双芯电线的双芯分离开来,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双芯电线的自动分芯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双芯电线的自动分芯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双芯电线的自动分芯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双芯电线的自动分芯装置,包括底座10及设置在底座上方的机架20,其还包括:所述底10设置有用于支撑双芯电线的支撑板101,所述支撑板101上表面中部设置有用于定位双芯电线的定位槽111;所述机架20面向支撑板101一侧设置有用于压紧双芯电线的固定板201,所述固定板201连接有第一气缸,通过所述第一气缸驱动固定板201上下运动;所述支撑板101左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板102,所述第一驱动板102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气缸112及第三气缸122,所述第二气缸112输出轴连接有第一下夹持板,所述第三气缸122输出轴连接有第一上夹持板;所述支撑板101右侧设置有第二驱动板103,所述第二驱动板103上表面设置有第四气缸113及第五气缸123,所述第四气缸113输出轴连接有第二下夹持板,所述第五气缸123输出轴连接有第二上夹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通源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通源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46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