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为移动机器人电池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输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4439.4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8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桂;李瑞峰;吴荣杰;梁凤顺;张伟;陶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蔡俊旭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移动 机器人 电池 进行 无线 充电 输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机器人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为移动机器人电池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输电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机器人的电池充电主要是使用有延长线式充电器充电,其具有如下缺点:一、充电器的电源插头频繁的插拔会有电弧产生,容易发生触点的磨损进而导致触点老化;二、充电器的电源插头和插座直接电源传递会有漏电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为移动机器人电池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输电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移动机器人的充电器触点易老化及会出现漏电现象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为移动机器人电池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输电装置,包括装设于电源桩上的无线输电插座以及装设于移动机器人上的无线输电插头,所述无线输电插座包括插座外壳、装设于该插座外壳内的插座铁芯以及绕设在该插座铁芯外侧的插座线圈,所述无线输电插头包括可与所述插座外壳对插的插头外壳、装设于该插头外壳内的插头铁芯以及绕设在该插头铁芯外侧的插头线圈;所述插座外壳与插头外壳对插时,所述插座铁芯与插头铁芯相互接触;所述插座线圈与所述电源桩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座铁芯为插座U型铁芯,所述插头铁芯为插头U型铁芯;所述插座外壳与插头外壳对插时,该插座U型铁芯的两个脚与插头U型铁芯的两个脚分别相互接触;所述插座U型铁芯的两个脚上分别绕设有所述插座线圈,所述插头U型铁芯的两个脚上分别绕设有所述插头线圈。
进一步的,所述插座线圈为插座跑道型线圈,所述插头线圈为插头跑道型线圈。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外壳与插座外壳互为楔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插座外壳上装设有一用于感应所述插头外壳接近的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与所述电源桩信号控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外壳的外侧连接有一插头浮动板,所述插头浮动板上装设有复数个第一T型浮动接头,该插头浮动板通过该复数个第一T型浮动接头与所述移动机器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外壳的外侧通过一第二T型浮动接头与所述插头浮动板连接。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可相互对插的插座外壳与插头外壳,使得当移动机器人上的无线输电插头往无线输电插座运动时,插座外壳能与插头外壳自动对插;当插座外壳与插头外壳对插完成之后,其内的插座铁芯与插头铁芯相互接触,电源桩启动后,电源自动传输到插座线圈上,由电磁感应原理可知,插头线圈在变化的插座铁芯磁场作用下会有电流生成,实现电的无线输送,从而完成对移动机器人的电池充电。由于该无线输电插头不需要插拔即可充电,因此不会引起电弧的产生,并且无线输电插头和无线输电插座的输电原理是电磁感应原理,因此不会有漏电现象。
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插头外壳与插座外壳互为楔形结构,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插头外壳能顺着楔形结构对插到插座外壳上。
3、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T型浮动接头,使得无线输电插头的整体结构是浮动的,能在任意方向上进行微调,这种微调和导向保证无线输电插头能准确的插到无线输电插座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插座铁芯与插头铁芯相接触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44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警用移动电源
- 下一篇:一种超高压电站巡检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