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确的软排线自动插拔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3212.8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4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吴少华;宋涛;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明信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6 | 分类号: | H01R43/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快马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362 | 代理人: | 赵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确 排线 自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组装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FFC/FPC等软排线与连接器的自动插接和分离机构。
背景技术
在显示器行业,显示器的PCB板与控制电路板之间是用一段软排线(即FFC或FPC)连接的,参照2至图5,PCB板和连接器是组装在一起的,在软排线组装的过程中需要数次把软排线与连接器插接和分离,目前这种插接和分离都是采用人工操作,效率比较低,采用人工插接的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容易导致软排线与连接器的接触不好,插拔次数多了也容易损伤软排线和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软排线与连接器采用人工插接和分离,效率比较低,插接精度难以保证容易对软排线和连接器造成损伤的缺陷,提供一种精确的软排线自动插拔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精确的软排线自动插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与固定板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连接末端操作机构和吸附机构,所述第三连接板上连接有相机拍照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精确的软排线自动插拔机构中,所述末端操作机构为开盖机构和扣盖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精确的软排线自动插拔机构中,所述开盖机构和扣盖机构具体为第一气缸,并在所述第一气缸上连接有开盖手指和扣盖手指。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精确的软排线自动插拔机构中,所述末端操作机构还包括保持机构,所述保持机构具体为第二气缸上连接保持手指。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精确的软排线自动插拔机构中,所述第二气缸上还连接有导向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精确的软排线自动插拔机构中,所述吸附机构为真空板,所述真空板的顶端具有凹入部用于容纳开盖手指和保持手指,并且具有与软排线边缘缺口对应的凸出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精确的软排线自动插拔机构中,所述相机拍照系统包括相机和光源,所述相机和光源分别通过相机连接块和光源连接块与第三连接板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精确的软排线自动插拔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有的人工插接和分离软排线改进为通过连接板以及设置在其上面的操作机构和相机拍照系统,实现了插接和分离过程的精确自动化控制,一方面提高了插接和分离的效率,另一方面精确的插接保证了插接的稳定性,避免了人工插接不规范导致的接触不好以及对软排线和连接器的损伤。操作机构采用具有特定结构的真空板吸附软排线以及保持机构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机构工作过程的稳定性,保证了插接和分离过程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精确的软排线自动插拔机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插拔机构软排线与连接器插接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插拔机构PCB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插拔机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插拔机构软排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插拔机构真空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插拔机构真空板仰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插拔机构真空板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插拔机构真空板左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插拔机构真空板主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插拔机构插接流程a步骤机构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插拔机构插接流程b步骤机构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插拔机构插接流程c步骤机构状态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插拔机构插接流程d步骤机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明信测试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明信测试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32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