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慧供热节能集成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882749.2 | 申请日: | 2017-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9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 发明(设计)人: | 崔付柯;范红敏;于光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飞洋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35 | 代理人: | 陈圣清 |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供热 节能 集成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慧供热节能集成控制装置,属于节能供热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供热控制装置是用来调控整个供热设备的装置,是整个供热设备的控制系统,方便对供热设备的实时状况进行调控,实现对整体供热系统进行集中控制,节约了能源,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供热集成控制装置没有设置减震的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易产生震动,损害装置主体,现有的供热集成控制装置没有设置降温冷却的装置,装置主体在长时间运作的情况下容易发热,降低工作效率,易发生损害,现有的供热集成控制装置功能较为简单,现在急需一种智慧供热节能集成控制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智慧供热节能集成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运行稳定,震动小,散热效果好,便于组合安装,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慧供热节能集成控制装置,包括减震机构、主机、显示屏、控制键以及冷却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安装在主机下端面,所诉主机固定在减震机构上端面,所述显示屏安装在主机前端面,所述控制键安装在主机前端面上侧,所述冷却机构安装在主机后端面下侧,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固定座、支腿、减震弹簧以及底板,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支腿下端面,所述支腿安装在减震弹簧下端面,所述减震弹簧固定在底板下端面,所述底板固定在主机下端面,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回收箱、外壳、导热管、连接水管、冷凝水箱以及循环泵,所述回收箱安装在外壳底部,所述外壳固定在主机后端面下侧,所述导热管安装在外壳内部上侧,所述连接水管安装在冷凝水箱上端面,所述冷凝水箱安装在外壳内部右侧,所述循环泵安装在外壳内部下侧。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设有四组,且四组减震机构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下端面设有防滑垫。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端面设有减震板。
进一步地,所述回收箱通过连接水管与导热管连接,所述冷凝水箱通过连接水管与导热管连接,所述冷凝水箱通过连接水管与循环泵连接,所述回收箱通过连接水管与循环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泵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慧供热节能集成控制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固定座、支腿、减震弹簧以及底板,该设计有效降低装置主体运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降低了震动对装置主体的损害,解决了原有供热集成控制装置没有减震装置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和运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回收箱、外壳、导热管、连接水管、冷凝水箱以及循环泵,该设计能够对装置主体进行降温处理,保证装置主体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解决了原有供热集成控制装置散热效果不强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安全性。
因固定座下端面设有防滑垫,该设计能够有效保证装置主体运行的稳定性,因底座上端面设有减震板,该设计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运行稳定,震动小,散热效果好,便于组合安装,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慧供热节能集成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慧供热节能集成控制装置中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慧供热节能集成控制装置中冷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减震机构、2-主机、3-显示屏、4-控制键、5-冷却机构、11-固定座、12-支腿、13-减震弹簧、14-底板、51-回收箱、52-外壳、53-导热管、54-连接水管、55-冷凝水管、56-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慧供热节能集成控制装置,包括减震机构1、主机2、显示屏3、控制键4以及冷却机构5,减震机构1安装在主机2下端面,所诉主机2固定在减震机构1上端面,显示屏3安装在主机2前端面,控制键4安装在主机2前端面上侧,冷却机构5安装在主机2后端面下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飞洋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飞洋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27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