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童椎间植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882125.0 | 申请日: | 2017-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9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 发明(设计)人: | 周亮;刘宗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亮 |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丁宏斌 |
| 地址: | 05003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侧壁 捣棒 本实用新型 椎间植骨器 开口 套管侧壁 下端面 防漏 下端 套管体内壁 侧壁开口 底部开口 光滑斜面 紧密配合 前端封闭 前端内腔 前端延伸 细长杆状 滑动 上端面 长端 短端 握柄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椎间植骨器,包括套管和捣棒,所述套管前端封闭,其侧壁上设有开口,套管前端内腔形成光滑斜面,斜面的下端与侧壁开口的下端水平,捣棒的握柄前端延伸出细长杆状的体部,体部的末端形成与套管斜面相配合的体部斜面,捣棒的体部插入套管中与套管体内壁紧密配合至上下滑动。所述套管外设置有防漏套管,防漏套管的底部开口,侧壁的短端与套管侧壁开口的上端面水平,侧壁的长端与套管侧壁开口的下端面水平或低于下端面。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椎间植骨器。
背景技术
在脊柱手术中,为了增加脊柱的稳定性,常常行胸腰椎间植骨融合术。椎间植骨融合材料可取椎间融合器、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由于椎间融合器价格昂贵,同种异体骨排异反应多,故很多病人要求选择取自体骨(如自体髂骨和术中切除的棘突和椎板骨)作为植骨材料。目前骨材料的植入常用夹持器械如髓核钳等夹持碎骨塞入椎间隙,这种植骨方式存在每次骨量少、需反复操作多次、易损伤硬膜囊,植入碎骨不集中的缺点。而现有椎间植骨器的捣棒将套管中骨材料推入植骨处及夯实时,套管前端完全开放,当用力过大时捣棒突破前纵韧带损伤腹腔血管及脏器,而用力太小会使套管下端堵塞,而影响植骨效果。此外,在往套管内装碎骨时,由于套管下端没有封闭,只能使用手封堵,套管内的碎骨填装不实,骨量填装少,且在手放开后,容易产生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的儿童椎间植骨器,可防止植骨器用力过大突破前纵韧带损伤腹腔血管及脏器,提高儿童脊柱手术植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儿童椎间植骨器,包括套管和捣棒,所述套管前端封闭,其侧壁上设有开口,套管前端内腔形成光滑斜面,斜面的下端与侧壁开口的下端水平,捣棒的握柄前端延伸出细长杆状的体部,体部的末端形成与套管斜面相配合的体部斜面,捣棒的体部插入套管中与套管体内壁紧密配合至上下滑动。
所述套管外设置有防漏套管,防漏套管的底部开口,侧壁的短端与套管侧壁开口的上端面水平,侧壁的长端与套管侧壁开口的下端面水平或低于下端面。
所述防漏套管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
所述防漏套管上端形成把手。
所述套管上部形成漏斗状结构,其上设置有把手。
所述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捣棒体部设置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椎间植骨器套管前端封闭,侧壁开口,在使用捣棒夯实时套管密闭前端阻挡捣棒,使捣棒不会突破前纵韧带损伤腹腔血管及脏器,提高了植骨器使用的安全性,同时在套管外设置有防漏套管可以防止填装及术间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防漏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捣棒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漏套管,2套管,3捣棒,11把手、12长端、13短端,21套管体,22漏斗状结构,23斜面,24开口, 25把手,31握柄,32体部,33体部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亮,未经周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2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脊柱固定钉
- 下一篇:一种新型骨科取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