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蜂鸣器的自行车铃铛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1166.8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4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章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奥智工业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3/00 | 分类号: | B62J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33235 | 代理人: | 张德宝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鸣器 自行车 铃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蜂鸣器的自行车铃铛。
背景技术
自行车铃铛是保证自行车行车安全的重要零件,传统的车铃铛采用手拨式,拨动时才有声音,需要连续发出声音就要不断的拨动,但遇到在意外紧急情况需要使用车铃铛却难以拨动或连续拨动发出声音,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只能发出一种声音,功能单一。此外,现有车铃铛安装方式繁琐,而且停放的自行车,经常遇到铃铛被偷窃或损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带蜂鸣器的自行车铃铛,可持续发出声音,并且安装拆卸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蜂鸣器的自行车铃铛,包括蜂鸣器及其外壳,外壳上设有蜂鸣器的按钮,外壳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弧形的第一扣环和第二扣环,第一扣环上排列有若干道调节槽,第二扣环末端设有与调节槽相匹配的搭扣。外壳、第一扣环和第二扣环的材料使用高硬度软硅胶,安装时,掰开第一扣环和第二扣环使车把手卡入与外壳底部相抵,合拢第一扣环和第二扣环至合适位置使搭扣嵌入调节槽中,这样第一扣环和第二扣环咬合在一起,即车铃铛和车把手固定在一起。使用时,轻触外部按钮,即可启动蜂鸣器按钮,使蜂鸣器连续发出预设的电子声音,起到安全警示的作用。在自行车停放后,可以非常简单的把铃铛拆卸带走。
优选的,所述按钮数量为两个,对应不同的铃声,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优选的,所述外壳底部设有与自行车车把手形状相匹配的车把手卡槽,使安装后两者结合更紧密,减少滑动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改变发声方式,将蜂鸣器取代传统的拨动式车铃铛,轻触按钮便可持续发出声音,并且可以选择不同的铃声以适应不同的场景;使用新材料高硬度软硅胶,安装及拆卸无需借用工具,方式简单方便,避免被损坏偷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1、外壳;1.1、按钮;1.2、车把手卡槽;2、蜂鸣器;3、第一扣环;3.1、调节槽;4、第二扣环;4.1、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方式为: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带蜂鸣器的自行车铃铛,包括蜂鸣器2及其外壳1,外壳1上设有蜂鸣器2的按钮1.1,按钮1.1数量可以为两个,对应不同的铃声。外壳1底部设有与自行车车把手形状相匹配的车把手卡槽1.2,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弧形的第一扣环3和第二扣环4,第一扣环3上排列有若干道调节槽3.1,第二扣环4末端设有与调节槽3.1相匹配的搭扣4.1。
安装过程为:掰开第一扣环3和第二扣环4使车把手卡入与外壳1底部的车把手卡槽1.2相抵,合拢第一扣环3和第二扣环4至合适位置使搭扣4.1嵌入调节槽3.1中,这样第一扣环3和第二扣环4咬合在一起,即车铃铛和车把手固定在一起。
同理,拆卸过程只要通过与安装过程相反的操作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扣环3和第二扣环4的咬合锁定结构除了调节槽3.1和搭扣4.1这样的组合之外,还可以是如齿钉和齿母的组合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类似的产品上,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奥智工业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奥智工业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11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便捷型超市收银机
- 下一篇:用于显示单元的安装结构及支付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