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车把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9268.6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1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雷文静;尹衍庄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文静;尹衍庄 |
主分类号: | B62K21/12 | 分类号: | B62K21/12;B62L3/02;B62M25/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7249 | 代理人: | 侯绪军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车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把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新型车把。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空气污染的危害性,重视空气质量,而自行车或电动车就是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有益健康的绿色交通工具,能够手摇脚蹬的自行车或电动车,因全身均能够得到锻炼,健身效果更明显。车把是自行车或电动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现有的手摇式驱动的车把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车把在反转时刹车,在正转时不能驱动前轮;2.车把在反转时刹车,在正转时能驱动前轮,但这种车把是通过设置有倒车花鼓来实现刹车,既不能同时刹住前轮和后轮将自行车及时刹住,安全性能较差,也不能设置变速手拨,因为倒车花鼓的刹车半径较短,所以摩擦力较小,其驱动性能较差,骑行不灵活,这就是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车把,车把反转时能够及时将前轮和后轮同时刹住。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新型车把,包括可旋转的前中轴以及驱动前中轴旋转的摇把,所述前中轴上固定连接有手摇牙盘或手摇牙盘组,所述手摇牙盘或手摇牙盘组通过传动机构与前轮牙盘或前轮牙盘组相连,所述前中轴上设置有轴承套管,所述前中轴与轴承套管可相对转动,所述轴承套管与把立管固定连接,所述前中轴上安装有反向飞轮,所述反向飞轮的外套固定连接有拉绳横杆,在拉绳横杆的前方,所述轴承套管上固定设置有挡钉,所述轴承套管上还固定设置有穿绳环Ⅰ和穿绳环Ⅱ,刹车绳Ⅰ的一端穿过穿绳环Ⅰ固定在拉绳横杆上,刹车绳Ⅰ的另一端延伸至前轮刹车装置,刹车绳Ⅱ的一端穿过穿绳环Ⅱ固定在拉绳横杆上,刹车绳Ⅱ的另一端延伸至后轮刹车装置;所述前中轴正向转动时,所述牙盘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自行车的前轮,所述反向飞轮的外套是滑动的,所述前中轴反向转动时,所述反向飞轮内的棘爪使外套受力后反向转动,所述拉绳横杆随之反向转动,通过刹车绳Ⅰ和刹车绳Ⅱ制动前轮刹车装置和后轮刹车装置。采用本技术方案,本新型车把能掌握方向,车把的前中轴正转时能驱动车辆前行,车把的前中轴反转时能将前轮和后轮及时刹住,有较好的安全性能,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反向飞轮机构实现前中轴正转时驱动车辆前行,反转时实现刹车,其结构简单,所述反向飞轮与正常的飞轮相比,设计安装的角度正好相差180度;设置有挡钉能够对拉绳横杆进行限位,保证刹车绳Ⅰ和刹车绳Ⅱ的张紧度。
优选的,所述拉绳横杆上设置有拉绳孔Ⅰ和拉绳孔Ⅱ,所述刹车绳Ⅰ的一端穿过穿绳环Ⅰ与拉绳孔Ⅰ连接;所述刹车绳Ⅱ的一端穿过穿绳环Ⅱ与拉绳孔Ⅱ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设置有拉绳孔Ⅰ和拉绳孔Ⅱ能够对刹车绳Ⅰ和刹车绳Ⅱ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
优选的,所述前中轴上设有把套,所述前中轴与把套可相对转动,所述把套通过穿绳管与把立管固定连接,所述把套上设置有变速手拨,变速绳的一端与变速手拨连接,变速绳的另一端与中轴的拨链器或前中轴的拨链器或前轮牙盘组的拨链器或后轮牙盘组的拨链器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在新型车把上设置有变速手拨,能够调整车的行驶速度。
优选的,所述前中轴的左右两端设置有左把套和右把套,所述左把套上设置有左变速手拨Ⅰ和左变速手拨Ⅱ,左变速绳Ⅰ的一端与左变速手拨Ⅰ连接,左变速绳Ⅰ的另一端与中轴的牙盘组的拨链器连接,所述左变速绳Ⅱ的一端与左变速手拨Ⅱ连接,左变速绳Ⅱ的另一端与前中轴牙盘组的拨链器连接;所述右把套上设置有右变速手拨Ⅰ和右变速手拨Ⅱ,右变速绳Ⅰ的一端与右变速手拨Ⅰ连接,右变速绳Ⅰ的另一端与前轮牙盘组的拨链器连接,所述右变速绳Ⅱ的一端与右变速手拨Ⅱ连接,右变速绳Ⅱ的另一端与后轮牙盘组的拨链器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骑行人员方便控制操作左变速手拨Ⅰ、左变速手拨Ⅱ、右变速手拨Ⅰ和右变速手拨Ⅱ。
优选的,所述把立管两侧固定连接有穿绳支管,所述穿绳支管的末端设置有变速手拨,变速绳的一端与变速手拨连接,所述变速绳的另一端穿过穿绳支管与中轴的拨链器或前中轴的拨链器或前轮牙盘组的拨链器或后轮牙盘组的拨链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文静;尹衍庄,未经雷文静;尹衍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92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