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辅助土钉支护施工的带刺洛阳铲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9229.6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3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苏秀;许家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02 | 分类号: | E02F3/02;E02F5/16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1102 | 代理人: | 赵继福 |
地址: | 2019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支护 施工 洛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辅助土钉支护施工的带刺洛阳铲。
背景技术
传统洛阳铲,又名探铲,一种考古工具,为一半圆柱形的铁铲。一段有柄,可以接杆加长。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深井,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情况。
目前人工进行土钉施工过程中,均采用的是传统的洛阳铲进行土钉洞的开挖掘进。通过实际工程实施发现,一方面传统洛阳铲在土钉挖掘过程中,刀头磨损严重,一般进行10~15根长度为25m的土钉施工后,需要重新更换刀头或者整个洛阳铲报废,另一个方面传统洛阳作为土钉施工的工具,其掏土量少,操作者掘进费力,一般要两人人默契配合进行施工,效率较低。
因此,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且可以提供作业效率的洛阳铲,已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对到头优化设计,并且增加钢刺的辅助土钉支护施工的带刺洛阳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辅助土钉支护施工的带刺洛阳铲,包括铲身3,设置在铲身3上方的铲托2,与铲托固定连接的刀把1,所述的铲身3的下方设置有呈斜向切割的刀头4,以及位于刀身3内的钢刺5;
所述的铲身3呈凹槽状,从刀头4端向上凹槽截面逐渐变小;
所述的凹槽状的铲身3内设置有钢刺5两根;所述的钢刺5一端与铲尾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刀头4处;
所述的两根与铲尾连接的钢刺5,其间距离由铲尾处的一端到刀头4的另一端逐渐增大;
所述的刀头4以35°斜向切割成型,且在剪刀部位设置有加强钢材料。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传统洛阳铲土钉洞开挖过程中刀头磨损严重的情况,提高掘进力,增加掏土量,若再对刀把材料进行轻便化处理,可完全由一个人进行土钉洞开挖施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在工程基坑施工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为:刀把1、铲托2、铲身3、刀头4、钢刺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辅助土钉支护施工的带刺洛阳铲,包括铲身3,设置在铲身3上方的铲托2,与铲托固定连接的刀把1,所述的铲身3的下方设置有呈斜向切割的刀头4,以及位于刀身3内的钢刺5;
所述的铲身3呈凹槽状,从刀头4端向上凹槽截面逐渐变小;
所述的凹槽状的铲身3内设置有钢刺5两根;所述的钢刺5一端与铲尾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刀头4处;
所述的两根与铲尾连接的钢刺5,其间距离由铲尾处的一端到刀头4的另一端逐渐增大;
所述的刀头4以35°斜向切割成型,且在剪刀部位设置有加强钢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两根钢刺由铲尾部伸至刀头处,钢刺由高于铲身强度的高强钢材制作,其作用是在土钉洞掘进中,提高其掘进力,同时刺穿和击碎较为坚硬的土层;将刀头处由一边向另一边以35°进行斜向切割,并对剪刀位置进行加强,其作用是减少受力面积,避免整体刀头磨损;刀把材料由轻便化材料替代,可由一人操作,易于施工,提高效率。
使用时,可由操作者双手持1刀把,在基坑开挖斜坡面上,铲身垂直于斜坡面进行土钉洞施工。施工过程操作者需站立于可靠施工平台上进行操作,保证了安全施工。本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传统洛阳铲土钉洞开挖过程中刀头磨损严重的情况,提高掘进力,增加掏土量,若再对刀把材料进行轻便化处理,可完全由一个人进行土钉洞开挖施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在工程基坑施工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代和改进等,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92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