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孔除尘系统及矿井钻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8368.7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7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毕波;徐翀;陈永春;安士凯;魏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15 | 分类号: | E21B21/015;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232033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除尘 系统 矿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维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孔除尘系统及矿井钻孔系统。
背景技术
粉尘是我国煤矿行业的灾害之一。长期接触粉尘会使职工罹患尘肺病等多种职业病,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重大危害。尤其是在煤矿顺层钻孔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煤层垮塌等事故只能采用干式钻孔,这种方式将会产生大量粉尘。
现有技术的煤矿顺层钻孔施工的除尘方式主要是在钻孔的孔口处设置环形喷雾设备,在钻孔施工的同时通过环形喷雾设备喷出的喷雾将从孔口扩散出的粉尘打湿。
但是,这种方式仍会有部分粉尘没有及时被喷雾湿润而扩散到空气中,除尘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钻孔除尘系统及矿井钻孔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除尘方式除尘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钻孔除尘系统,包括:罩壳,罩壳内部形成容纳腔,罩壳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另一端设有第二开口,以使钻杆经由第二开口、容纳腔后再由第一开口伸出;罩壳对应第一开口周围形成有用于与待钻孔墙体固定连接的连接部;罩壳侧部设有出口;排出筒,排出筒的一端连接在出口周围,且排出筒内部的排出通道与容纳腔连通;液体喷射装置,固定设置在罩壳或排出筒内,用于向容纳腔或排出通道内喷射液雾。
如上所述的钻孔除尘系统,其中,出口位于罩壳的下方,排出筒沿罩壳的重力方向朝下延伸。
如上所述的钻孔除尘系统,其中,排出筒的横截面面积由靠近出口的一端向远离出口的一端逐渐缩小。
如上所述的钻孔除尘系统,其中,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喷头,喷头设置在排出筒内壁处,喷头的喷射方向朝向排出筒远离罩壳的方向,且喷射方向与排出筒的轴线成预设夹角。
如上所述的钻孔除尘系统,其中,排出筒远离罩壳的一端套设有柔性集尘套筒。
如上所述的钻孔除尘系统,还包括二次除尘装置,二次除尘装置包括:隔离罩,隔离罩位于罩壳沿风流方向的一侧,且隔离罩与罩壳之间有预设距离;隔离罩朝向罩壳的一面形成吸纳口;吸尘装置,吸尘装置设置在隔离罩内,用于将从罩壳或排出筒中逃出的粉尘吸入隔离罩内;喷射器,喷射器用于向从罩壳或排出筒中逃出的粉尘喷射液雾。
如上所述的钻孔除尘系统,其中,吸尘装置包括支架及扇叶,支架固定在隔离罩上;支架上设置有转轴,转轴的轴线沿风流方向延伸,扇叶固定在转轴上,以随转轴旋转;喷射器包括安装端和喷射段;安装端固定在转轴上,喷射段由转轴沿径向伸出,且喷射器位于扇叶背离罩壳一侧。
如上所述的钻孔除尘系统,其中,喷射器为一端封闭的圆柱管,圆柱管没有封闭的一端固定为安装端;圆柱管上设置有多个喷射孔,以形成喷射段。
如上所述的钻孔除尘系统,其中,喷射器的数量为多个,喷射器与扇叶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矿井钻孔系统,包括:钻机,以及如上所述的钻孔除尘系统;钻机的钻杆水平伸出、并贯穿钻孔除尘系统的罩壳后与巷道侧壁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钻孔除尘系统及矿井钻孔系统,通过在钻杆与待钻孔墙体接触处设置罩壳,罩壳的侧部上形成有出口,排出筒的一端固定在出口周围,以使罩壳内的容纳腔与排出筒的排出通道连通,使得从钻孔中产生的粉尘能够集中在罩壳内并经由排出筒排出,同时,通过在排出筒或罩壳内设置能够喷出液雾的液体喷射装置,使得粉尘在排出过程中能够被液雾打湿而除去,从而减少扩散到空气中的粉尘数量,提高了除尘效率,降低了矿井钻孔系统的粉尘污染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钻孔除尘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钻孔除尘系统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二次除尘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喷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罩壳;11:第一开口;
12:第二开口; 13:连接部;
14:侧部; 2:排出筒;
3:液体喷射装置;4:柔性集尘套筒;
5:二次除尘装置;51:隔离罩;
52:吸尘装置; 521:支架;
522:扇叶;523:转轴;
53:喷射器; 531:安装端;
532:喷射段;533:喷射孔;
54:吸纳口; 6:待钻孔墙体;
7:钻机;71:钻杆;
G:重力方向 F:风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83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风散热座椅
- 下一篇:一种低成本光耦合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