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7173.0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8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邹伟华;黄诗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爱克斯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17 | 代理人: | 蔡晓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存在带USB输出接口的充电装置,但所述充电装置通过USB 插入设备后不会自动启动输出,需要再次按键来启动,由此增加了用户的操作,降低了用户体验。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检测USB端是否有设备接入,且自动开启输出的充电装置,由此简化用户操作,提升用户体验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其可以智能检测是否有外部需电设备接入到USB接口,且自动开启输出,由此不需要任何其他操作(如再次按键等)即可给外部需电设备直接供电,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方案如下:
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其包括:电力输入单元、调节单元、充电单元、电力输出单元以及控制单元;且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力输入单元、充电单元、调节单元以及电力输出单元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电力输出单元是否有需电设备接入,且当所述控制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力输出单元有所述需电设备接入时,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电力输入单元以及电力输出单元进行自动控制,使供电电源的电力通过所述电力输出单元输送给所述需电设备。
优选的,若所述电力输入单元未连接外部供电电源,则所述控制单元对所述调节单元进行控制,以此对待充电电池进行升压,且通过所述电力输出单元将升压后的所述待充电电池的电力输送给所述需电设备。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CHG_EN端以及CHG_DET端,且通过所述 CHG_EN端以及CHG_DET端与所述电力输入单元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力输入单元包括外接电源Vin、第一PMOS管Q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三电阻R3;
所述外接电源Vin一端分别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以及第一PMOS管 Q1的漏极;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串联所述第二电阻R2后接地,且所述 CHG_DET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阻R2之间;
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接所述第一PMOS管Q1的栅极,另一端接所述第一PMOS管Q1的源极,且所述第一PMOS管Q1的栅极接所述CHG_EN端。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Vset端以及Ichg端,且通过所述Vset端以及Ichg端与所述充电单元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电单元包括与所述待充电电池连接的电池电压Vbat、第一 NMOS管Q2、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一电容C1以及第二电容C2;
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Vset端连接在所述第四电阻R4与第一电容C1之间;
所述待充电电池的正极分别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电池电压Vbat以及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接所述第一NMOS管 Q2的栅极以及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接所述第一NMOS管Q2的源极以及第七电阻R7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NMOS管Q2的漏极分别接所述待充电电池的负极以及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所述第一NMOS管Q2的源极分别接所述第九电阻R9的一端以及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
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以及所述Ichg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PWM1端、PWM2端、第一NPN管Q3、第二NPN管Q4、第一PNP管Q5、第三NPN管Q6、第四NPN管Q7、第二PNP 管Q8、电源VCC、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以及第十五电阻R15;
所述PWM1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NPN管Q3的基极;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接所述第一NPN管Q3的发射极、第一PNP管Q5的集电极以及接地;
所述第一NPN管Q3的集电极分别接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第二NPN 管Q4的基极以及第一PNP管Q5的基极;且所述第二NPN管Q4的发射极分别接所述第一PNP管Q5的发射极以及所述第二PMOS管Q9的栅极,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接所述电源VCC以及所述第二NPN管Q4的集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爱克斯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爱克斯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71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