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7106.9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4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富胜;张海峰;王成伟;许宗虎;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西部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1/00 | 分类号: | F22B31/00;F22B37/00;F23J15/02;F23J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魏彦 |
地址: | 816400 青海省海西***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锅炉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锅炉的蒸汽炉内的蒸汽与分汽缸连通,通常的做法为在各炉至分汽缸进汽管道内加装一个电动阀,通过电动阀开控制分气缸内的进汽的汽源的通断。
但是,由于锅炉主汽管道(集汽联箱出口至分汽缸部分)只安装了一道电动阀对单炉蒸汽进行隔断,长时间运行有可能出现主汽电动阀不严,阀芯内漏等设备故障,在其电动阀不严时会出现其他炉运行中产生的蒸汽通过分汽缸出现备用炉内,造成汽冲击管道,管道振动和蒸汽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锅炉系统,以缓解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动阀不严时导致其他炉运行中产生的蒸汽通过分汽缸出现备用炉内,造成汽冲击管道,管道振动和蒸汽浪费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锅炉系统,包括:多个炉体和分气缸;
所述炉体的一端设置有分通气管道,所述分通气管道与所述分气缸的主通气管道连通,所述主通气管道上设置有主电动阀和第一手动阀,所述第一手动阀设置在所述主电动阀和所述分气缸主体之间,所述分通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手动阀。
进一步地,还包括输水管道,所述输水管道内设置有疏水阀,所述输水管道设置在所述主通气管道的一侧,且所述输水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一手动阀和所述主电动阀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包括燃烧炉、蒸汽炉、进风系统和排烟系统;
所述进风系统设置在所述燃烧炉的一侧,所述燃烧炉与所述排烟系统连通,所述蒸汽炉与靠近所述燃烧炉设置,所述蒸汽炉与所述分通气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排烟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烟囱;
所述烟囱通过管道与所述燃烧炉的排烟口连通,所述烟囱内设置有烟气净化装置,以用于将降低烟气内有害物质的含量。
进一步地,所述烟气净化装置包括除尘器和吸附装置;
所述吸附装置和所述除尘器沿所述烟囱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吸附装置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烟囱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器包括:除尘管、支撑架和收集漏斗;
所述支撑架活动连接在所述烟囱的内壁上;
所述除尘管为多个;多个所述除尘管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收集漏斗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装置包括:框架和多个格栅;
所述框架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多个所述格栅均匀布设在所述框架内,活性炭设置在所述格栅内。
进一步地,所述烟气净化装置还包括喷淋器;
所述喷淋器设置在所述吸附装置的上方或设置所述吸附装置和所述除尘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器的下端设置有防水罩,所述防水罩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上端设置有挡水板。
进一步地,所述烟囱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检测口,所述检测口处设置有法兰,以用于对排出的烟气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锅炉系统,包括:多个炉体和分气缸;
所述炉体的一端设置有分通气管道,所述分通气管道与所述分气缸的主通气管道连通,所述主通气管道上设置有主电动阀和第一手动阀,所述第一手动阀设置在所述主电动阀和所述分气缸主体之间,所述分通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手动阀。通过在分通气管道和主通气管道上分别加装第二手动阀和第一手动阀,以缓解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动阀不严时导致其他炉运行中产生的蒸汽通过分汽缸出现备用炉内,造成汽冲击管道,管道振动和蒸汽浪费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系统三个炉体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系统的烟囱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系统的烟囱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西部镁业有限公司,未经青海西部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71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嵌铜PCB
- 下一篇:软硬结合半成品板及软硬结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