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增强散热效果的LED贴片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6425.8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2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军;庹绍键;李爱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品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4 | 分类号: | H01L33/64;H01L3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李波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散热 效果 led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光源,特别涉及一种可增强散热效果的LED贴片支架。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作为第四代绿色照明光源,目前己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LED芯片点亮时,输入的电功率一部分转化为光能,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其中,LED输入的电功率通常只有10一15%转化为光能,其它的转化为热能。转化为热能的这部分能量如果不能及时通过热传递、对流或辐射等方式释放出去,会导致LED芯片节温升高,从而导致光效降低,并且同时还会降低LED的使用寿命。而随着LED芯片集成度的提高及对功率型LED的需求,大功率LED散热成为函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现在市面上的LED贴片支架的碗杯的转角处一般为直线平角的形式,导致转角处的光亮度损失较大,降低了光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增强散热效果的LED贴片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诸多不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增强散热效果的LED贴片支架,包括基板及与基板结合为一体的注塑件,注塑件中部具有一个露出基板表面的安装槽,安装槽用于安装光学透镜,基板包括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头部相对且相互隔离,第一极板的面积大于第二极板,LED贴片安装在第一极板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极板的面积为第二极板的面积的5到10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极板的面积为第二极板的面积的7.5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槽为方形槽,且具有四个围成一圈的第一反光面,相邻的两个第一反光面的连接处还分别设有第二反光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反光面和第二反光面均为倾斜的平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反光面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一反光面的倾斜角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反光面的倾斜角度为60°,第一反光面的倾斜角度为4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增强散热效果的LED贴片支架,对现有的LED贴片支架进行了有目的的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LED贴片安装在第一极板上,第一极板的面积为第二极板的面积的5到10倍,由于第一极板为金属板,LED贴片产生的热量可以快速通过第一极板散发出去,由此大大增强了散热效果,从而不会导致光效降低,并且还延长了LED的使用寿命;
(2)在第一发光面的连接处还分别设有第二反光面,从而增大了转角处的角度,从而降低了光亮度损失,增加了光效;
(3)第一发光面与第二发光面交替设置,且两者的倾斜角度不同,由此可以避免光线聚焦,能够将光线分配得更加均匀。第一发光面与第二发光面交替设置,且两者的倾斜角度不同,由此不仅可以避免光线聚焦,能够将光线分配得更加均匀,而且,增强了LED贴片支架的折断强度,能够适应更多不同线路板(如超薄玻纤板,铜薄线路板等)不会出现死现象,提高了灯珠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可增强散热效果的LED贴片支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可增强散热效果的LED贴片支架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可增强散热效果的LED贴片支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可增强散热效果的LED贴片支架。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基板1及与基板结合为一体的注塑件2。
其中,注塑件2中部具有一个露出基板表面的安装槽21。
安装槽21用于安装光学透镜。
基板1包括第一极板11和第二极板12。
第一极板11和第二极板12头部相对且相互隔离。
第一极板11的面积大于第二极板12。
LED贴片安装在第一极板11上。
第一极板11的面积一般为第二极板12的面积的5到10倍。
优选的,第一极板11的面积为第二极板12的面积的7.5倍。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21为方形槽,且具有四个围成一圈的第一反光面211。
相邻的两个第一反光面211的连接处还分别设有第二反光面212。
第一反光面211和第二反光面212均为倾斜的平面。
第二反光面212的倾斜角度一般大于第一反光面211的倾斜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品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品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64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细节点和纹理特征的指纹图像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指纹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