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腹腔镜穿刺切口内打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5828.0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3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邹剑龙;张大宏;高赞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剑龙;张大宏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杨天娇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推杆 穿刺针 穿刺 腹腔镜 打结装置 缝合线 本实用新型 穿刺针手柄 手柄 固定横杆 人体组织 缝合 内部中空 一端设置 针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腔镜穿刺切口内打结装置,所述腹腔镜穿刺切口内打结装置包括内推杆手柄、穿刺针手柄、穿刺针和内推杆,所述内推杆手柄和内推杆固定连接,所述穿刺针手柄和穿刺针固定连接,所述穿刺针为内部中空的针管,所述内推杆插入到穿刺针的内部。采用的缝合线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横杆,将缝合线藏在穿刺针或内推杆上的缝合线槽中,穿刺入人体组织,并将固定横杆留在人体组织内,便于进行缝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很低。并且在操作时,十分方便,有利于手术中快速的进行缝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腹腔镜穿刺切口内打结装置。
背景技术
在腹腔镜手术中,经常需要对切口进行缝合,用于对切口进行缝合的缝合装置逐渐得到了推广应用。由于缝合装置具有创伤最小、伤口恢复快、闭合效果佳等特点,并且使手工缝合难度大的手术和不可能手工完成的手术能够轻松完成,因此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青睐。
然而现有缝合装置普遍结构比较复杂,同一根缝合线需要穿透切口两边的人体组织,即先穿过切口的一边,然后再跟随穿刺针穿过切口的另一边,才能进行缝合,在手术的过程中操作比较复杂。并且现有缝合装置大部分依赖进口,加上结构复杂,造价相对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腹腔镜穿刺切口内打结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比较低,能够在临床中方便进行缝合,并且大大降低医疗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腹腔镜穿刺切口内打结装置,所述腹腔镜穿刺切口内打结装置包括内推杆手柄、穿刺针手柄、穿刺针和内推杆,所述内推杆手柄和内推杆固定连接,所述穿刺针手柄和穿刺针固定连接,所述穿刺针为内部中空的针管,所述内推杆插入到穿刺针的内部,所述穿刺针或内推杆上开有引出缝合线的缝合线槽,所述缝合线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横杆,在穿刺时通过按压内推杆手柄带动内推杆在穿刺针中向下移动,将固定横杆推出至切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穿刺针的外部侧面开有缝合线槽,穿刺时的缝合线沿所述缝合线槽引出,所述缝合线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横杆,所述穿刺针的针头部位设有开口,所述固定横杆沿所述开口安装在穿刺针的针管内,在穿刺时通过按压内推杆手柄带动内推杆在穿刺针中向下移动,将固定横杆推出至切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内推杆的外部侧面开有缝合线槽,穿刺时的缝合线沿所述缝合线槽引出,所述缝合线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横杆,所述固定横杆收纳在缝合线槽的最下端,在穿刺时通过按压内推杆手柄带动内推杆在穿刺针中向下移动,当内推杆伸出穿刺针后,固定横杆自动弹出至切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穿刺针手柄上设有定位销,所述内推杆手柄上设有对应的定位槽,所述穿刺针手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内推杆经过弹簧中间的通孔插入到穿刺针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穿刺针上设有刻度线。
进一步地,当所述穿刺针的外部侧面开有缝合线槽时,所述穿刺针手柄上设置有供缝合线穿过的通孔;当所述内推杆的外部侧面开有缝合线槽时,所述内推杆手柄上设置有供缝合线穿过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腹腔镜穿刺切口内打结装置,通过在缝合线的一端设置固定横杆,并在穿刺时,将缝合线藏在穿刺针或内推杆上的缝合线槽中,穿刺入人体组织,并将固定横杆留在人体组织内,便于进行缝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很低。并且在操作时,十分方便,有利于手术中快速的进行缝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腹腔镜穿刺切口内打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腹腔镜穿刺切口内打结装置和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技术方案一中穿刺针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缝合线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剑龙;张大宏,未经邹剑龙;张大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58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