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湿污染土壤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5771.4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8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杨勇;陈美平;张文;牛静;何云飞;田立斌;殷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鼎实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 土壤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修复高湿度VOC污染土壤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专利号为201120574747.X、发明名称为《用于修复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处理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进行的改进。
前述专利还不适宜处理高湿污染土壤,使用上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而且前述专利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式对尾气进行处理,成本较高而且处理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湿污染土壤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湿污染土壤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通风系统、常温解吸大棚、尾气抽提系统、气液分离器以及低温等离子体设备。
所述的高湿污染土壤处理系统,其中:所述通风系统包括冬季使用的热风单元与夏季使用的干燥风单元。
所述的高湿污染土壤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常温解吸大棚是双层膜结构常温解吸大棚,其内部是用于对有机物污染土壤进行处理的处理空间,处理空间的外侧具有由两层膜相夹形成的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充入有热气体。
所述的高湿污染土壤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缓冲层内的气体压力大于处理空间内的气体压力。
所述的高湿污染土壤处理系统,其中:所述通风系统与所述常温解吸大棚的侧面底部相连,所述常温解吸大棚顶部与所述尾气抽提系统相连。
所述的高湿污染土壤处理系统,其中:在所述常温解吸大棚内还设有隔离仓,所述隔离仓一端通过大棚物流门与所述处理空间相连通,另一端通过隔离物流门与外界相连通;所述隔离仓设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与设有抽气机的抽气管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抽气管道的另一端连通到所述处理空间内;所述隔离仓设有容许外部气体单向进入的自动补气阀门。
所述的高湿污染土壤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常温解吸大棚的内部地表还设有加热盘管,加热盘管上覆盖有抗渗混凝土层,高湿污染土壤铺设在所述混凝土层上。
所述的高湿污染土壤处理系统,其中:在所述常温解吸大棚内设置有整槽式翻抛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促进高湿污染土壤中的水分蒸发与去除,提高土壤处理效率与处理质量;对尾气采用低温等离子体设备来彻底消除污染物,处理效率高,且处理过程中无废弃的活性炭等危险废物产生,减少了后续危废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系统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系统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组成图。
附图标记说明:双层膜结构常温解吸大棚1;处理空间11;大棚物流门111;两层膜12;充气阀门13;风量源21;进气口22;排风口23;排风管道24;排风阀门241;尾气抽提系统3;隔离仓4;隔离物流门41;抽气口42;抽气管道43;自动补气阀门4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湿污染土壤处理系统,包括:
双层膜结构常温解吸大棚1,其内部是用于对有机物污染土壤进行处理的处理空间11,处理空间11的外侧具有由两层膜12相夹形成的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连接有充气阀门13,通过该充气阀门13能够向缓冲层内充入热气体,该热气体填充在缓冲层中,作为大棚内温度与大棚外温度的缓冲气体,能够避免大棚内热气与大棚外冷气的直接接触而造成的结露现象;而且,缓冲层内的气体压力大于处理空间内的气体压力,能够防止处理空间内的气体向外挥发,对污染物外逸起到双重保险作用。其中,所述两层膜12均优选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材质;而且,为保证处理空间11内热气散布均匀,所述多个进气口22的间距不大于3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鼎实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科鼎实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57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