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冷电抗器的线圈结构及水冷电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4988.3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6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黄阅闻;姚友禹;袁麒;姚添珣;王虎强;姚辉;黄铁光;姚南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正源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16;H01F27/29;H01B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10 | 代理人: | 罗莎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洲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电抗 线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冷电抗器的线圈结构及水冷电抗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抗器中的水冷电抗器因其具备体积小重量轻且散热好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电路系统中。其中,水冷电抗器线圈内的金属管体通过冷却液经水路循环将电抗器产生的热量与外界进行热交换,达到冷却效果。
但目前船舶、舰艇等高精尖系统对水冷电抗器的耐压绝缘性能、防潮防腐能力以及抗振动冲击性等要求较高,可传统的水冷电抗器由于线圈结构的设计及制造存在缺陷,导致水冷电抗器的耐压绝缘性能、防潮防腐能力以及抗振动冲击性均较低,无法满足船舶、舰艇等高精尖系统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电抗器的线圈结构及水冷电抗器,以解决水冷电抗器的耐压绝缘性能、防潮防腐能力以及抗振动冲击性均较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冷电抗器的线圈结构,包括:
壳体;以及由金属管体绕制形成的绕组,且金属管体内嵌于壳体的侧壁内,
其中,金属管体的管壁上设有多个铜排,金属管体两端的管口上均设有一水嘴,且水嘴与金属管体相连通;铜排与水嘴均外露于壳体;金属管体的内表面与外表面均设有镍层,且金属管体的外表面的镍层的外表面依次半叠包有耐压绝缘层与防潮绝缘层。
可选的,水嘴远离金属管体的一端设有一连接部件。
可选的,连接部件为卡扣或者丝扣。
可选的,金属管体的截面呈中空矩形或者中空圆形。
可选的,耐压绝缘层为粉云母带。
可选的,防潮绝缘层为无纬布带。
可选的,铜排的数量为两个。
可选的,铜排的外表面设有镍层。
可选的,水嘴的内表面与外表面均设有镍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水冷电抗器,包括上述的水冷电抗器的线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由于金属管体的内表面与外表面均设有镍层,使得水冷电抗器的金属管体对冷却液的抗腐蚀性得以提高,同时由于金属管体的外表面的镍层的外表面依次半叠包有耐压绝缘层与防潮绝缘层,使得水冷电抗器的壳体内部具有超高的耐压绝缘性能与防潮能力,且壳体内部抗匝间短路能力大幅提高,进而使水冷电抗器具有超高的耐压绝缘性能与防潮能力,此外由于绕组的金属管体内嵌于壳体的侧壁内,使得水冷电抗器具有超高的抗振动冲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冷电抗器的线圈结构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冷电抗器的线圈结构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金属管体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绕组;201、金属管体;3、铜排;4、水嘴;5、耐压绝缘层;6、防潮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冷电抗器的线圈结构,包括:壳体1;以及由金属管体201绕制形成的绕组2,且金属管体201内嵌于壳体1的侧壁内。其中,金属管体201的管壁上设有多个铜排3,金属管体201两端的管口上均设有一水嘴4,且水嘴4与金属管体201相连通;铜排3与水嘴4均外露于壳体1;金属管体201的内表面与外表面均设有镍层,且金属管体201的外表面的镍层的外表面依次半叠包有耐压绝缘层5与防潮绝缘层6。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上述壳体1可以通过灌浇模将绕组2整体包裹浇注而成。具体的,可使用固化后坚实的绝缘材质(例如环氧树脂)进行浇注,从而使线圈结构坚固紧实,进而使水冷电抗器具有超高的抗振动冲击性。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壳体1为绝缘壳体(即,使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使得水冷电抗器对外具有较强的绝缘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正源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正源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49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套管用端子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