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光纤配线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874221.0 | 申请日: | 2017-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6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邓旭聪;蒋刚;杜德道;刘星;岳鸥;吴浩瀚;李廷;龚玲玲;李嘉懿;卢克明;胡力;陆艺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安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 地址: | 6385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光纤 配线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光纤配线架。
背景技术
随着公司智能电网光纤化的发展建设,光纤通信系统已覆盖了公司辖内的所有变电站、供电所、营业厅,光纤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电网安全密切相关,并且承载了110kV及以上的保护安控业务、调度自动化和各项生产营销系统等重要业务。配线系统是业务构成的重要环节,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运维应用中,往往被忽视,多余光纤的存放装置问题较多。
由于光纤长度固定,多余的光纤需要盘放在专用的光纤配线架上,目前各变电站使用的光纤配线架,在安装时较为简单,并且可以按需求组装成不同芯数的配线盒,但是没有规化好尾纤盘放位置和走线路径,初始使用效果虽然能满足要求,但随着光纤配线盒上的尾纤增多,尾纤盘放线和走线愈发不可收拾。在调度大楼主站、500kV及220kV等重要站点,光缆数量多、纤芯数量大,光纤配线架已杂乱无章,只能新增,以往使用的尾纤基本不能改动,并且光纤配线盒已布满尾纤,改动或者新增也容易影响到在用尾纤。
通过全省范围内调研发现,目前各变电站所使用的尾纤安放装置,存在很多的隐患,对于光纤配线架所存在的问题,现有的技术方案仅仅能将尾纤固定在机柜内,并不能满足日常工作中的要求,目前也尚未提出较好的方案进行解决。当前尾纤安放装置存在的问题如下:
(1)存在安全隐患;传统的配线系统没有考虑纤芯退出、和保护安控重要业务使用纤芯和一般纤芯分类情况,由于所有纤芯都是一起缠绕,在退出纤芯的时候,极易误触误动在运纤芯,造成业务中断,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设计缺陷,扩展性差;配线系统设计已经10多年未更新,早已经不适应光纤业务的飞速发展。以前光缆都是8、12芯等小芯数使用设计,现在110kV及以上光缆线路设计都是36芯及以上,光缆数量多、芯数大,配线系统没有相应的变化,配线已经超饱和、无法扩展,显得杂乱无章。
(3)现有的尾纤主要是通过盘绕的方式固定在尾纤盘,假定取出一对独立尾纤的工序复杂度为1,对于传统尾纤盘,要取出第i对光纤则需事先取出其表面的(i-1)对光纤。如果尾纤盘上已固定了n对光纤(n一般为12、24、36、48),每次取出第i对光纤的概率为1/n,则每次取纤的平均工序复杂度为:T=1/n+2/n+…+n/n=(n+1)/2。显然,尾纤盘上盘绕的光纤越多,取纤工序复杂度越大。
为了保障光纤配线架操作的安全性,提高光纤增减以及改动的便捷性,同时降低光纤配线架的投入成本和改动成本,研制一种新型光纤配线架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当前尾纤安放装置存在安全隐患、扩展性差、取放难度大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新型光纤配线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光纤配线架,包括配线架本体,安装在配线架本体上的尾纤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纤存放装置包括不具有顶板和面板的盒体,以及设置在盒体上用于盒体顶板和面板位置处遮盖的盖体;所述盒体内设置有至少两条相互平行的锯齿形卡件,每条锯齿形卡件均通过一个连接板固定在盒体内;相邻两个锯齿形卡件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包括板体,以及设置在板体两侧且分别与相邻的两个锯齿形卡件卡接的卡件。
通过本实用新型中盒体、锯齿形卡件以及隔板的配合,可以在使用时将尾纤绕成盘状,将多个盘状尾纤并列放置在盒体内,然后通过隔板卡接在锯齿形卡件上,进而实现对盘状尾纤的位置进行固定。由于隔板在锯齿形卡件上的位置可以随意调节,因而盘状尾纤固定的在盒体内的数量可以通过隔板在锯齿形卡件上的卡接位置进而方便调节固定,使盘状尾纤的取放更加方便。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时,由于盘状尾纤是并列放置在盒体内,相邻两个纤芯不会出现相互缠绕的情况发生,因而,取放时不会影响其他盘状尾纤安放,在退出纤芯的时候,就不会误触误动在运的纤芯而造成业务中断,避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由于以前的尾纤存放装置均是支架的形式,在原有的尾纤存放装置的基础上,前期使用时其性能完全满足需求,但是随着光缆数量多、芯数大的变化趋势,如果直接增加现有支架形式的尾纤存放装置,由于光纤线缆的缠绕方式会存在增加的尾纤存放装置无法安装,导致不能扩展的问题,或则增加尾纤存放装置后会使线路显得更加杂乱无章。本实用新型通过盒体结构的设置,不仅仅可以在增加尾纤数量的时候方便盘状尾纤的固定,而且方便尾纤存放装置的数量的增加,原有尾纤存放装置中存放的尾纤并不会对增加的尾纤存放装置的安装造成影响,因而方便扩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安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安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42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配线架
- 下一篇:一种管道敷设用光缆接续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