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收获微型薯的新型钉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3962.7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0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艳;张媛媛;杨小琴;方玉川;李增伟;王毛毛;汪奎;张圆;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D11/06 | 分类号: | A01D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719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收获 微型 新型 钉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钉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收获微型薯的新型钉耙。
背景技术
钉耙是农村里农耕时松土的一种农具,钉耙自身用铁制作而成。钉耙的用处很多,也可以用于人工收获网棚马铃薯的微型薯。
现在的微型薯收获一般都是人工进行的,有的用建筑用的小铲子,有的用自制的小耙子,大多数人是先将马铃薯植株连根拔起,用手摘取微型薯入塑料筐,全程都带着纱线手套,以防将微型薯的嫩皮损伤。
现有收获微型薯的工具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使用铲子和耙子的,容易导致微型薯破皮,损伤微型薯,或者用手拔起植株摘取微型薯,但是速度太慢,效率不高,并且需要单独用刀具将微型薯割下来,十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收获微型薯的新型钉耙,以减小对微型薯的损伤,保持完整性;刀具与钉耙合二为一,方便携带;提高工具的专用性,提高劳动效率,缩短劳作时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收获微型薯的新型钉耙,包括耙爪和耙柄;所述耙爪设有多个并且耙爪的一端均固定于耙柄的前端,所述耙爪的另一端呈放射状分布;所述耙爪的前端均向下弯曲形成用于插入土壤的耙钉,并且每个相邻的两个耙钉之间的距离为2-3cm,每个所述耙钉的外表面均被所述耐磨套包裹。
优选地,还包括刀具,所述刀具插入耙柄的后端并且刀具的刀柄与耙柄以可拆分的连接方式相连。耙柄是空心的,刀具插入耙柄,将耙柄当做刀鞘使用,进而使钉耙和刀具二合一,收获微型薯时便可少带一个工具,方便携带。
优选地,所述刀柄与耙柄以螺纹的连接方式相连。
优选地,所述耙爪长度为24-26cm,所述耙钉的长度为9-11cm。根据生活经验设计的尺寸,更方便的收获微型薯,提升实用性。
优选地,所述耙柄的外表面覆盖有保护套。减小耙柄对手的损伤,在使用时更加舒适。
优选地,所述耐磨套的材料为耐磨橡胶。采用的橡胶为耐磨性,延长了耐磨橡胶的寿命,此外耐磨橡胶对微型薯的损伤极小,提高了对微型薯的保护,有利于保持微型薯的完整性。
优选地,所述耙爪设有五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包括耙爪、耙柄、耐磨套和刀具,所述耙爪设有多个并且耙爪的一端均固定于耙柄的一端,所述耙爪的另一端均沿同一个水平面呈放射状态。所述耙爪的放射端均向下弯曲形成用于插入土壤的耙钉,并且每个相邻的两个耙钉之间的距离为2-3cm,每个所述耙钉的外表面均被所述耐磨套包裹。耙钉伸入土壤,微型薯的直径大于3cm,而每个相邻的两个耙钉之间的距离为2-3cm,进而将微型薯从土壤中收获出来,根据生活经验设计的尺寸,为收获微型薯设计的专用工具,使劳作效率提高,缩短劳作时间。同时钉耙上设有耐磨套,耐磨套完全将耙钉包裹住,耙钉伸入土壤时,防止耙钉的端部对微型薯造成损伤,同时也防止了耙钉在土壤中运动时将微型薯皮刮破,从而减小对微型薯的损伤,保持完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耙爪,2-耙柄,3-耐磨套,4-刀具,5-耙钉,6-刀柄,7-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39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