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桩基施工中的长护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2497.5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1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高建民;何均平;陈兵;邹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6 | 分类号: | E02D5/66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施工 中的 长护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桩基施工中的长护筒。
背景技术
淤泥区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经常性出现成孔后缩径、塌孔现象,导致钢筋笼、格构柱无法下沉,套管无法顶拔,部分桩需进行多次扫孔、二次成孔,而且,立柱桩格构柱的垂直度也无法保证。解决上述问题通常采用全护筒施工,它是通过将多个一定长度的护筒节连接在一起,在整个桩深范围全程压入稳定的土层,配合人工、冲抓斗、旋挖、冲击钻等方法取土成孔,成孔后再将钢护筒拔出的施工方法,由于钢护筒对地层的支撑和密封作用,避免了桩孔的坍塌、缩颈、扩径等问题。
然而,由于现有钢护筒在下放过程中需利用钻斗下压,钢护筒受力不均衡而易发生倾斜,导致钢护筒下放位置不准确,给后续施工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钢护筒在下放过程中需利用钻斗下压,钢护筒受力不均衡而易发生倾斜,导致钢护筒下放位置不准确,给后续施工带来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桩基施工中的长护筒,长护筒底端的刃脚能够减小长护筒下放的阻力,竖向均布于护筒外壁的吊筋还起到导向的作用,保证长护筒下放时受力均衡且定位准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桩基施工中的长护筒,它由若干护筒标准节依次拼装而成,相邻两个所述护筒标准节采用高强螺栓螺纹连接,位于底端的所述护筒标准节的边缘设置刃脚,位于顶端的所述护筒标准节的外壁均布若干竖向设置的吊筋。
优选的,所述吊筋由竖向焊接于所述护筒标准节外壁的吊筋主体,及固接于所述吊筋主体顶端的弯钩组成,且所述吊筋主体的底端呈尖角。
优选的,所述长护筒的外壁还焊接有若干环形加强肋,所述环形加强肋由厚度5~6mm,高度大于等于15cm的钢板制成。
优选的,所述长护筒的底端贯穿地下淤泥层并向地层深入一高度H,且H≧2m。
优选的,所述长护筒的内径比桩径大20~40cm。
优选的,所述长护筒的顶端设置至少一个溢浆孔。
优选的,所述长护筒的两端还设置有十字撑杆。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该桩基施工中的长护筒,位于底端的护筒标准节的边缘设置刃脚,刃脚的设置能够减小长护筒下放的阻力,保证长护筒顺利下放就位,位于顶端的护筒标准节的外壁均布若干吊筋,便于吊装装置的吊钩与长护筒连接,而且,竖向均布于护筒外壁的吊筋还起到导向的作用,保证长护筒下放时受力均衡且定位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长护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长护筒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如下:
长护筒10;护筒标准节11;刃脚12;吊筋14;吊筋主体14a;弯钩14b;环形加强肋15;十字撑杆1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桩基施工中的长护筒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实施例以某工程为例,根据现场淤泥区工程桩成孔检测的情况,淤泥层在成孔后发生严重的缩径和垮塌,导致钢筋笼无法下放及导管提升困难,尤其在孔深5~7m及12~15m处缩径严重,缩径最严重时桩径只有337mm,此范围正为冲填土淤泥层,呈流塑状的冲填土是对工程围护结构及桩基施工存在较大影响的地质因素,冲填土为近三年内的湖底淤泥和浮泥混杂的淤泥,平均埋设7~8m,最深处达12m,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造成极大困难。
为解决该问题,本工程在淤泥层施工的工程桩、立柱桩采取了全护筒施工方案,长护筒10采用Q235钢制成,长度9m,正好穿过淤泥层,以防淤泥流入孔内再次塌孔。长护筒10施工方案具体为:先用大一号直径的钻头成9m长的桩孔1,完成后下放长护筒10,长护筒10埋置高出施工地面0.3m,长护筒10顶端固定在地面承台上防止其滑落,随后,下放钢筋笼及格构柱,再按照正常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完成混凝土灌注,待混凝土初凝后起拔长护筒10。
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桩基施工中的长护筒,它由若干护筒标准节11依次拼装而成,相邻两个护筒标准节11采用高强螺栓螺纹连接,位于底端的护筒标准节11的边缘设置刃脚12,位于顶端的护筒标准节11的外壁均布若干竖向设置的吊筋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24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桩底后压浆钢筋混凝土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方桩
- 下一篇:一种桩基护筒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