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播种鸭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2407.2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0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于永良;臧象臣;王堆金;王永亮;卢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永良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410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铁门关市工业园区纬***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鸭嘴 嘴刀 播种鸭嘴 动鸭嘴 卡槽 底座 活动连接 活动支撑 配合安装 弹簧 合页 嘴尖 刀刃 | ||
一种新型播种鸭嘴,包括由合页活动连接的定鸭嘴和动鸭嘴,定鸭嘴带有底座,底座上的弹簧活动支撑动鸭嘴,定鸭嘴上带有定嘴刀,定嘴刀的中部带有卡槽,卡槽与定鸭嘴嘴尖配合安装,定嘴刀的外缘带有刀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属于播种鸭嘴的改进,特别是一种新型播种鸭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里,播种鸭嘴是很成熟的技术,包括动鸭嘴、定鸭嘴以及连接二者的合页,同时动鸭嘴通过弹簧与定鸭嘴连接。
存在的问题是,现代农业铺膜所用的膜变厚,传统播种鸭嘴破膜困难。产生破膜困难的原因,分析可知穴播器的转动方向是直线的,定压嘴、动鸭嘴的破膜方式先是相对于直线横向切开薄膜,然后依靠播种鸭嘴张开来撕开缺口。往往是横向切开薄膜没有问题,但是直线方向的撕开缺口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破膜率,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列技术方案,在定鸭嘴上加装定嘴刀,在动鸭嘴上加装动嘴刀,定嘴刀、动嘴刀的刀口方向均与穴播器的直线行走方向重合(平行),很好的解决了提高破膜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播种鸭嘴,包括由合页1活动连接的定鸭嘴2和动鸭嘴3,定鸭嘴2带有底座4,底座4上的弹簧5活动支撑动鸭嘴3,定鸭嘴2上带有定嘴刀6,定嘴刀6呈片状,定嘴刀6的中部带有卡槽7,卡槽7与定鸭嘴2的嘴尖8配合安装。所述定嘴刀6呈片状,是为了利于破膜,如果片状一定程度的变厚,因为穴播器重达19多公斤,依靠穴播器的自重同样可以破膜。
进一步,定嘴刀6的外缘带有刀刃9。这同样是利于破膜。
再进一步,上述定嘴刀(6)的数量是1至5个。数量增加后破膜面积增大。
进一步,在动鸭嘴3上装有动嘴刀10,动嘴刀10呈片状,同向的动嘴刀10与定嘴刀6间隙配合。只要间隙足够大,动鸭嘴打开时,间隙配合保证了动嘴刀10的顺利转动。
再进一步,动嘴刀(10)的外缘带有刀刃(11)。
更进一步,所述动嘴刀(10)的数量是1至5个。同样是为了增大破膜面积。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 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 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 图2的A-A剖面示意图(方案1,定刀1刃口端为锐角);
图4: 图2的A-A剖面示意图(方案2,定刀1刃口端为钝角);
图5: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 定鸭嘴2的结构示意图;
图7: 动鸭嘴3的结构示意图;
图8: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说明:合页1,定鸭嘴2,动鸭嘴3,底座4,弹簧5,定嘴刀6,卡槽7,嘴尖8,刀刃9,动嘴刀10,刀刃1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新型播种鸭嘴,包括由合页1活动连接的定鸭嘴2和动鸭嘴3,定鸭嘴2带有底座4,底座4上的弹簧5活动支撑动鸭嘴3,定鸭嘴2上带有定嘴刀6,定嘴刀6呈片状,定嘴刀6的中部带有卡槽7,卡槽7与定鸭嘴2的嘴尖8配合安装。定嘴刀6的外缘带有刀刃9。上述定嘴刀(6)的数量是1至5个。在动鸭嘴3上装有动嘴刀10,动嘴刀10呈片状,同向的动嘴刀10与定嘴刀6间隙配合。只要间隙足够大,动鸭嘴打开时,间隙配合保证了动嘴刀10的顺利转动。上述动嘴刀(10)的外缘带有刀刃(11),数量是1至5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永良,未经于永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24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刀破膜防错位播种鸭嘴
- 下一篇:一种大蒜播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