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渡铜线耳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1732.7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7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关家华;王晓萍;张耀宇;叶蓓;吴细辉;黄焯麒;麦志昌;王师;陈娟;陈春泉;邹绍源;邓子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1R11/11 | 分类号: | H01R11/11;H01R4/6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80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渡 铜线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线连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过渡铜线耳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铜线和铝线的连接,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铜铝连接通常使用铜铝过渡线耳、铜铝设备线夹和铝合金线夹,铜铝过渡线耳采用摩擦焊,铜铝设备线夹采用钎焊,铝合金线夹采用铝合金作为材料。摩擦焊属于压力旋转发热焊接,铜铝焊接接触面小,容易发热烧断,也容易在外力作用下拉断;所以,在电力系统,已经不允许使用采用摩擦焊工业生产的线耳了。钎焊是把铜片焊接在铝端子主体的整个与设备接触的那一面上,焊接的接触面大,铝被铜氧化(或腐蚀)需要的时间长些,相对于摩擦焊要稳定得多,事实上,焊接型铜铝过渡产品是存在先天不足的,主要是:铜对铝的氧化和腐蚀作用以及铜铝的膨胀系数差异。另外,以上两款都是使用铝作为主体,铝和铜相比,有过流量小、硬度低和疲劳强度低的缺点。铝合金线夹是一种非焊接型铜铝过渡产品非常好,但体积过于大,在一些空间狭小的设备不能使用,如开关出线接线,而且造价高,大规模使用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过渡铜线耳连接结构,解决铜线耳连接结构易发热烧断,体积大,造价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过渡铜线耳连接结构,包括有铜线耳,所述铜线耳设有开口端,其中,所述连接结构设有铝合金带,所述的铝合金带是螺旋管状,铜线耳与铝合金带相嵌合。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铜线耳,铝合金带,其中,铜线耳设有一圆柱形的开口端,开口端设有与铝合金带嵌合的内螺纹,铝合金带是螺旋管状。铝合金带套在铝线上,插入铜线耳的圆柱形开口端与内螺纹相嵌合,通过加压进行压紧,大大减低了接触面发热,并且体积小,可以在狭小的空间使用,安装方便,采用最成熟的压接工艺,成本比铝合金线夹低,适合大量使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过渡铜线耳连接结构,包括有铜线耳,所述铜线耳设有开口端,其中,所述连接结构设有铝合金带,所述的铝合金带是螺旋管状,铜线耳与铝合金带相嵌合。
螺旋管状铝合金带与铜线耳的开口端相嵌合,成本比铝合金线夹低,适合大量使用;铝合金带是螺旋管状,大大减低了接触面发热,并且体积小,可以在狭小的空间使用,安装方便。
优选地,所述的开口端为圆柱形。
为了与铝合金带嵌合,铜线耳的开口端是圆柱形,更方便连接和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开口端设有内螺纹。
为了更紧密连接,增大接触面积,开口端设有内螺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螺旋管状铝合金带套在铝线上,再插入铜线耳的圆柱形开口端与内螺纹相嵌合,通过加压压紧。
螺旋管状铝合金带套在铝线上,插入铜线耳的圆柱形开口端通过内螺纹相嵌合,通过加压压紧。大大减低了接触面发热,并且体积小,可以在狭小的空间使用,安装方便,成本比铝合金线夹低,适合大量使用。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铜线耳作为主体,铜和铝相比,有过流量大、硬度高和疲劳强度高的优点。
(2)铝合金带可同时与铜、铝接触,大大减低了接触面发热。
(3)体积小,可以在狭小的空间使用。
(4)安装方便,采用最成熟的压接工艺。
(5)成本比铝合金线夹低,适合大量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部件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一个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渡铜线耳连接结构,包括有铜线耳1,铝合金带2,其中,铜线耳1设有开口端11,开口端11是圆柱形,开口端11设有能够与铝合金带2嵌合的内螺纹;铝合金带2是螺旋管状,铝合金带2与铜线耳1的开口端11相嵌合。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铜线耳1作为主体,螺旋铝合金带2作为过渡体。安装时,先将螺旋铝合金带2套进铝线,再插入铜线耳1的开口端11,然后进行压接。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17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路板自动贴膜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线路板开模印刷机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