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跨越式型钢与回顶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1153.2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1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冯亦文;谢海鹏;麦国文;刘热强;高翔;刘均;王鹏;陈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建筑工程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0 | 分类号: | E04G2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晁永升,林伟斌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越 型钢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越式型钢与回顶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常用回顶存在一定缺陷,即只能在下部有持力层的条件下进行相应的传力;下部有部分位置无相应持力层或持力层位置相对过深时无法进行加固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
一种跨越式型钢与回顶组合结构,包括型钢、若干非持力层楼板、若干持力层楼板、若干木方、若干脚手架和若干剪力墙,所述持力层楼板并行设置,所述剪力墙并行设置在持力层楼板上,所述非持力层楼板并行支撑在剪力墙上,所述脚手架支撑在非持力层楼板和持力层楼板之间,所述木方垫设在脚手架与非持力层楼板和持力层楼板之间,所述型钢支撑在非持力层楼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非持力层楼板之间存在洞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脚手架包括水平方向脚手架和竖直方向脚手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可以在下部部分位置无持力或相对持力层较深处进行加固。
2.不增加支点,直接架空于相对应的剪力墙或大梁上。
3.节约成本。
4.提高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如下:1为型钢,2为非持力层楼板,3为脚手架,4为剪力墙,5为持力层楼板,6为木方,7为洞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有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实施例1
一种跨越式型钢与回顶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型钢1、若干非持力层楼板2、若干持力层楼板5、若干木方6、若干脚手架3和若干剪力墙4,所述持力层楼板5并行设置,所述剪力墙4并行设置在持力层楼板5上,所述非持力层楼板2并行支撑在剪力墙4上,所述脚手架3支撑在非持力层楼板2和持力层楼板5之间,所述木方6垫设在脚手架3与非持力层楼板2和持力层楼板5之间,所述型钢1支撑在非持力层楼板2上。
所述的非持力层楼板之间存在洞口7。
所述的脚手架3包括水平方向脚手架和竖直方向脚手架。
使用时,固定好水平方向脚手架和竖直方向脚手架,把型钢安置于各剪力墙对应的非持力层楼板之间,即可进行进一步的施工操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建筑工程机械施工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建筑工程机械施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11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爬模变角度防护网系统
- 下一篇:马达控制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