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非晶带材生产的冷却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0334.3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8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涛;张念伟;虞璐;孙钡钡;胡柳亮;韩永锁;严密;方柏君;郁纪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兆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非晶带材 生产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晶带材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非晶带材生产的冷却辊装置。
背景技术
非晶喷带原理是:在中间包中熔化的非晶母合金溶液,通过中间包底部的特制喷嘴喷射到快速旋转的水冷甩带辊上,合金液在短时间内被快速冷却,并被甩出而形成非晶薄带。因此水冷甩带辊的冷却能力直接影响到非晶带的质量和制带机的效率。目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非晶带生产中广泛采用循环水冷甩带辊的表面是铜辊,内部是循环冷却水。当合金溶液通过喷嘴浇注在水冷铜辊表面时,因铜的导热系数较大,合金溶液的热量通过铜辊会迅速传导给铜辊内的循环冷却水,并被循环冷却水带走。由于铜辊内表面和循环水存在附面层的原因,尽管铜辊是高速旋转的,但因铜辊内表面存在有附面层,附面层不利于热交换,导致铜辊冷却能力下降。目前最常用甩带辊冷却水道是“直通型缝隙水道”,冷却水从甩带辊的一端通入,经过轴的圆筒形缝隙水道,从另一端流出。这种甩带辊水道截面积大,冷却水在水道内的流量大,但流速低,冷却效果较差,它只适用于窄带制带机。随着制带宽度的增加,甩带辊的热负荷也随之上升,采用这种冷却方式带材冷却面不均匀,冷却速度慢,存在带材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非晶带材生产的冷却辊装置,增加了冷却辊的有效作用面积,提高了冷却辊的冷却效果,节约了加工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非晶带材生产的冷却辊装置,包括辊芯和辊套,所述辊芯由芯轴和主辊芯组成,所述辊套为与主辊芯紧密贴合的空心套,所述芯轴与主辊芯过盈装配,所述主辊芯与辊套过盈装配,所述芯轴为中间封闭两端中空圆柱形腔体,所述芯轴一端连接进水管路,另一端连接回水管路,所述芯轴中间靠近封闭位置两侧分别设有若干芯轴通水孔,所述主辊芯由内套、外套、左幅板、右幅板、左墙板、右墙板和过水套焊接而成,所述内套设有内套通水孔,所述外套设有外套通水孔,所述左幅板、左墙板、右墙板、右幅板将主辊芯内部分为三个独立腔体,中间为进水腔体,所述进水腔体与内套通水孔、外套通水孔连通最后通过芯轴通水孔通向芯轴进水端;所述进水腔体两侧为回水腔体,所述回水腔体通过过水套连通,所述回水腔体与内套通水孔、外套通水孔连通最后通过芯轴通水孔通向芯轴回水端;
进一步地,所述内套设有三个内套通水孔,中间内套通水孔与进水腔体连通,两侧内套通水孔与回水腔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设有三个外套通水孔,中间外套通水孔与进水腔体连通,两侧外套通水孔与回水腔体连通,所述三个外套通水孔通过冷却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芯轴通水孔为按芯轴径向设置,沿芯轴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辊套由铸铜材质加工而成;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工作时冷却水由芯轴进水端进入,通过芯轴通水孔进入主辊芯进水腔体,冷却水由主辊芯进水腔体进入主辊芯外套圆周方向布置的冷却槽,再通过冷却槽两侧外套通水孔分别进入主辊芯两侧回水腔体,两侧回水腔体通过中间过水套相连通,最后通过芯轴通水孔进入芯轴回水端,完成了冷却水在冷却辊内部的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冷却辊由辊芯和辊套组成,辊芯采用钢板焊接而成的空心结构,辊芯空心结构分为三个腔体,分别为一个进水腔体和两个回水腔体,进水腔体位于中间,回水腔体位于两侧,进水腔体和回水腔体分与辊芯圆周方向布置的冷却槽相连通,辊芯圆周方向布置的冷却槽可根据需要确定开槽数量,每个冷却槽内分别设有三个通水孔,中间通水孔与辊芯进水腔体连通,两侧通水孔与辊芯回水腔体连通,该冷却辊采用空心结构,节约了加工制作成本,增加了冷却辊的有效作用面积,提高了冷却辊的冷却效果,提高了非晶带材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1的剖视图。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B-B1的剖视图。
图中:1、辊套,2、辊芯,21、芯轴,211、芯轴通水孔,22、主辊芯,221、内套,2211、内套通水孔,222、外套,2221、外套通水孔,2222、冷却槽,223、左幅板,224、右幅板,225、左墙板,226、右墙板,227、过水套,228、进水腔体,229、回水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兆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兆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0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锭连续浇铸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炼钢连铸余热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