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MICP加固粉土试验用可拆卸的柱形土体脱模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869260.1 | 申请日: | 2017-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5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彭劼;刘志明;孙益成;杨司盟;温智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孟捷 |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icp 加固 试验 可拆卸 柱形土体 脱模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MICP加固土体试验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MICP加固粉土试验用可拆卸的柱形土体脱模工具。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学科间交叉在处理一些前沿问题上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利用微生物可以在多孔介质中生长、运移和繁殖等特性进行土体改性,不仅是全新的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而且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将带来深远的影响。现有研究表明,微生物与周围环境介质间相互作用可以极大改善土体强度、刚度和渗透性等宏观力学性质周芳琴等探讨了由于环境因素变化诱发的微生物对坝基岩土体工程性质的影响。Fischer等发现巴氏芽胞杆菌(BacillusPasteurii)在砂土中可较快析出具有胶结作用的碳酸钙沉淀。然而目前大都数关于微生物加固土体的研究仅限于加固砂土,对微生物加固粉土的研究较少。但是现有研究表明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对粉土进行工程改性,渗透试验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表明相应工程指标均能得到显著改善。所以微生物加固粉土的研究前景非常广阔
MICP加固土体的试验研究日益增多,特别是MICP加固细粒土的室内试验,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而MICP加固细粒土的注浆试验方法大都为加压注浆,一般为保证加压注浆时模具的气密性,土体和模具之间填充较为密实,且经过加固后的土体与模具内壁之间的摩擦力由于MICP过程产生的碳酸钙而进一步增大,直接的人工挤压难以将模具中的土样完整、无损的取出土样若无法完整取出,其抗剪强度将大打折扣,不利于MICP试验结论的得出。而目前尚无针对MICP加固细粒土的模型试验的土体脱模工具,本实用新型将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是保证试验结果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MICP加固粉土试验用可拆卸的柱形土体脱模工具,从而保证试验结果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MICP加固粉土试验用可拆卸的柱形土体脱模工具,包括底座4,所述底座4上安装有顶端和底端均开口且内部用于装载土样6的中空柱形模具7,所述土样6顶面加盖有垫片5,所述垫片5顶部连接有顶杆2,所述顶杆2通过第一活动插销件9连接加力杠杆1,所述加力杠杆1的一端为手柄,加力杠杆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活动插销件10连接支撑杆3的一端,所述支撑杆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活动插销件10连接于底座4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动插销件9包括分体式的两部分和第一插销93,其中一部分为第一插销板91,另一部分为两块第二插销板92,且两块第二插销板92之间能够卡入第一插销板91,所述第一插销板91和第二插销板92上均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插销93依次插入一块第二插销板92的通孔、第一插销板91的通孔和另一块第二插销板92的通孔内,将分体式的两部分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活动插销件10包括分体式的两部分和第二插销103,其中一部分设有第三插销板101,另一部分设有两个第四插销板102,所述第三插销板101和两个第四插销板102上均设置有通孔,两个第四插销板102之间夹设第三插销板101,所述第二插销103依次穿过一个第四插销板102上的通孔、第三插销板101上的通孔和另一个第四插销板102上的通孔,将分体式的两部分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垫片5包括上下设置的带孔垫片和无孔垫片,所述带孔垫片的顶面与顶杆2的连接处设置有凹槽,顶杆2插入凹槽内与带孔垫片固定连接,所述无孔垫片的底面与土样6顶面相接,带孔垫片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加力杆1抬起时瞬间负压将土样6上表面带起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4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装配有垫圈8,所述模具7的底部插入垫圈8内,加力时模具7嵌入垫圈8内,以稳定模具7。
进一步的,所述垫圈8为若干个,且若干个垫圈8自外而内嵌套。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7为方形筒时,垫圈8为设置有方形镂空的圆形垫圈。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7为圆柱筒时,垫圈8为设置有圆形镂空的方形垫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692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屏蔽膜和屏蔽的电子系统
- 下一篇:多功能样品预处理仪





